大音希聲,大道無形,大羅講道,雖然不能像聖人那樣,生異象,但卻也可展露玄機,充斥道韻。
眼前的景象,看似隻是雲海變化,山林江海之象,卻是直至大道核心,乃是有蜃影花月卷幻空之法衍生而出,變化無窮,妙用無邊,不要那些金仙未證的太乙玄仙之流,就算是金仙大能,也是大有收獲。
眾仙沉浸道境之中,電閃雷鳴、狂風驟雨亦不能驚醒,如癡如醉,不覺外界風雲如何變幻。或搖頭晃腦,或哈哈大笑,或愁眉不展,或痛哭流涕,或憤恨不已,千姿百態,生靈百相,此乃眾生相,七情六欲,誰能斬之?
禽不能,有喂養雛鳥之恩;獸不能,有虎毒不食子之德;人不能,有仁義禮智信之禮樂教化;仙不能,有長生不老之願。
就這樣,悠悠歲月,如同一霎那,在宛如仙音妙樂的講道聲中慢慢流逝,諸仙絲毫沒有察覺,也不會注意,滄海桑田,或許對凡人來,是傷春悲秋的滄桑感,而對於仙佛來,就是無意義的時光流逝,不知道一提。
誰不是清淨仙體,仙肌玉骨,無量金身,食地神明之氣,飲露餐霞,雖不能亙古不滅,但也能延年益壽、長生不老,隻要不遇到地量劫,簡直是不死不滅的老妖怪。
演繹幻象之後,敖信大開金口,講述玄機,言簡意賅,字字珠璣,如同珠滾玉盤,叮咚清脆,演化萬千道境,億萬神國出現,裏麵山川、河流、湖泊、森林、草地遍布,宛然真實的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生活其鄭
諸仙神念紛紛投入這些億萬神國妙土之中,化身為蒼,默默注視地億萬生靈,看荒地老、海枯石爛,日月變幻,滄海桑田,慢慢洗刷道心,體悟根本造化。
神仙從來不紀年,如此種種幾年過去。
鐺的一聲,金鍾大作,玉磬敲落,講道之音隨之停頓下來,嫋嫋餘韻慢慢消散開來,使得周遭萬裏鮮花爛漫,芳草萋萋,芝蘭玉樹,亭亭華蓋。
如此,講道已畢,蜃影花月卷重新打開,群仙紛紛起身道謝,均感大有長進,漸漸散去。
很快,偌大蜃影花月卷中,便隻剩下敖信和涇河龍宮一眾,龍族四海龍王和太白金星尚未離去。
見狀,敖信心生疑惑,看向太白金星道:“金星尚且逗留於此,可是大尊有事吩咐?”
“福生無量尊,龍君智滿四德,老道此次前來,一方麵奉大尊之命,恭賀龍君證得大羅金仙,尊位無雙,另一方麵,乃是瑤池金母,感念地大德,應運而生,欲召開蟠桃大會,遂請龍君前往庭赴會。”
著,從懷中取出一方紫金請柬,遞給敖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