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世界(2 / 2)

敖信直覺,自己的法力消減與增長之間,必定藏有巨大的秘密,一時不得其解,也隻能暫且擱置,先盡快恢複修為,再謀他法。

一旦自己的法力回複,能做的事情就太多了,不別的,這個世界及其龐大,太乙真人,申公豹,龍族這些不,元始尊以及背後更為廣大的封神大劫,一旦參與進去,謀劃得當,必定大有好處。

要知道,至少在原劇情中出現的乾坤圈,混綾,火尖槍,山河社稷圖以及太乙真饒坐騎,都不是尋常之物,以敖信的眼光來看,至少也是後靈寶級別。

尤其是太乙真人一直以來用來保存靈珠和魔丸的七色寶蓮,更是不凡,就算是在後靈寶之中,也算得上是珍品,甚至有幾分先靈寶的氣韻。

僅僅是這些寶物,在從前,已經是一個世界的全部底蘊了,而在這個世界,卻隻是冰山一角。

畢竟原本的電影故事,僅僅隻有一個的陳塘關,麵對整個三界和封神大劫來,還實在太,正因如此,敖信才覺得這個世界的水實在是夠深的。

就這樣,敖信便半被囚禁的束縛在這海底煉獄之中,一邊暗自恢複法力,一邊從申公豹和龍族的口中,得出更多有關這個世界的信息來。

敖信得知,這片地之中,神人鬼妖,秩序分明,正邪之間,井然有序,神人尊貴,鬼妖下賤,妖邪鬼魅之屬,永世居於仙神之下,與凡人勢不兩立。

這也是為什麼,敖丙得了靈珠之後,還要苦心修煉,借助仙道之法,磨去身上龍族印記,隱藏行蹤,因為龍族出身,便是妖類,屬於地間最低等的存在,隻有隱藏身份,立下不世之功,才有翻身,位列仙班的可能。

一旦提前暴露身份,就算是立下再大的功勞,也不會被人認同,甚至一開始就會被排除在外,出身,就已經決定了一牽

而且,所謂封神大劫,也不是如洪荒地一般,是一場神仙劫數。

洪荒地中的封神大劫,乃是因為地之間,煞氣叢生,量劫降至,一逢庭初立,群神為立,二逢闡教金仙,命犯殺戒,三逢人間王朝更替,自由乾坤,因此引出洪荒地,四教六聖之間的一場較量。

這方世界的封神大劫,乃是元始尊等門下弟子,為求仙道,自導自演的一場大戲罷了,總的起來,就是假借人間王朝更替,神仙下凡曆劫之名,殺幾個妖魔,斬幾個邪祟,做出一副正大光明的模樣,立下一些“汗馬功勞“,從而有個借口,能夠登上仙界,成為正統。

總體來,不過和西遊一樣,自上而下,演的一出大戲,踩在一群所謂的妖魔鬼怪,邪道修士的身上,為自己求個正果。

因此,與洪荒地封神大劫眾人避之不及不同,這裏的封神大劫,可是讓他們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