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勞苦大眾(1 / 2)

話說盤古開天地以來,世上就分成了兩種人,一種是富人,一種就是窮人。

富人自有富人的好,窮人也有窮人的快樂,但是說到底,窮人還是不快樂的時候居多。窮人免不了的就是要幸苦勞作,或種田種地,或打工賣苦力,困於生計,沒法自由。

中華大地廣袤無際,雪峰山脈中就有那一戶窮苦人家,家徒四壁,衣不蔽體,家裏老人早早去世,隻剩一個十餘歲的少年,名喚老石頭。本名已經無從知曉,窮苦人家,原沒有什麼文化,取名不取名,沒有什麼要緊,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也是一頓瞎取,還有朱十四朱老五這種名字,非常常見。

但朱元璋還知道自己姓朱,這位苦命的老石頭,就連自己姓什麼也不知道了,父母原本愚昧,隻知地裏刨食,從沒有什麼教育孩子的意願和能力,日常交流都極少,某年某月一染病,嗚呼哀哉,不幸去世。

老石頭家裏是獨戶,離村子極遠,父母是中年遷到此處,撿那偏僻荒蕪處墾點地,零零散散,星星點點,又選了稍平整的一塊地,蓋了茅草房,過了四五年,才生下老石頭。

村裏人見他們這家可憐,也沒有趕他們走,不然外來戶是極受排擠的,占地占田,都是大忌。老石頭一家田自然是沒有占到半塊,沒法種水稻。隻是在那陡坡艱險處有點地,隨季種點紅薯玉米,白菜蘿卜,飽腹都不夠。

老石頭因此雖然十餘歲了,但是又矮又瘦,看起來簡直跟十歲小孩沒什麼分別,父母去世之後,他也不懂如何種地施肥,胡亂挖個坑,放點種子進去,居然連發芽的都沒幾棵。因此經常餓得不行,免不了要去別人地裏偷點東西吃,他一個小孩子,也吃不了多少,因此雖然村裏人知道是他偷的,倒也沒有太過計較。不過也有某些心地狹隘之人,一見他就惡言惡語,直斥不是,老石頭心裏難受,加之路程較遠,便極少在村裏走動。

老石頭每天在田間野外瞎逛,無親無故,無朋無友,漸漸的話都不會說了,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村裏有那一戶老夫老婦,膝下無子,相依為命,見老石頭像孤魂野鬼一般成日遊蕩,便起了收養之心。招待老石頭吃了幾頓飯之後,老石頭食髓知味,也就你情我願,半推半就,賴著不走了。

雖然溫飽解決,但在他人眼中,仍是極為看不起老石頭的,就連小孩子也不和老石頭玩,有那嘴裏惡毒的,就喊他是“孤兒、野種”,老石頭打不過,隻能默默走開,心裏詛咒一萬遍,到晚上趁天黑偷偷往人家屋頂瓦片上砸石頭,過過癮報點小仇,如此更加孤僻。

老夫婦年歲已大,田裏地間幹活已經力不從心,幸好田地位置尚可,田裏放水無需過份操心,菜地也無需攀陡坡而上,但也免不了要老石頭幫忙打打下手,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得十分充實忙碌。老石頭雖然感覺很累,但好在能吃口飽飯,較之前已是天壤之別,待老夫婦故去之後,自己也已長大,幹活種地也已學會,那時候再成個小家,過過小日子,應該不是問題。如此子子孫孫,繁衍不息,就是中華民族農業社會的真實寫照,苦是難免的,習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