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想,雖被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給驚了一跳,但好在有驚無險,盛多去大理寺任職後,此事便平息了下來,眾人隻當過往雲煙一樣,忘了個一幹二淨。
誰知,綠眸少年去了大理寺任職後,如同一頭狼崽子進了羊圈,那些陳年舊案,那些冤假錯案,被一一翻出來重新審理。
開始第一個月還風平浪靜沒什麼動靜,可後來兩個月、三個月,大理寺傳出的風聲越來越大.
今天說那個新上任的大理寺寺正又幹了什麼事兒,明天說他將被冤枉十年,白坐了十年牢的犯人給放了出來,拯救了一家子,後天又說寺正去民間辦案,將藏進土匪窩的犯人給揪了出來……
諸如此類數不勝數。
眾人:……!!!
剛開始還驚訝,可越到後麵越麻木,再提不起嘴角說這個少年是個沒出息的,注定要蹉跎一生。
此時眾人不由得想起當初在朝廷上,少年挺直了背脊,目光銳利堅定,說著要變法的樣子。
可似乎如同一陣颶風一般,皇上將這一一頭狼崽子放進了大理寺,他如同魚進了水裏,所向披靡。
便是連他幾個頂頭上司,不知出於不願惹事還是別有用心,讓他安分些,總阻止他辦案,給他穿小鞋,也沒能阻擋得了他。
少年身後有盛王府,還是皇後的門生,更是太子的師兄,小太子極力支持師兄。
小狼崽子遇誰懟誰,若你沒有把柄還好,要是你幹了虧心事還敢去阻撓他,保管被狼崽子扒拉個裏子麵子全不剩,稍有不慎就得被拉下馬。
在大理寺折戟了三個官員後,徹底安靜下來了,眾人徹底放棄,少年郎愛咋地咋地,他們管不著,不敢管,沒那本事管!
逮誰咬誰的瘋勁兒誰能管得住?
偏偏他還有理兒,幹的全是正事,沒一件錯事,你阻撓了他是不是心虛?是不是也幹了壞事才去當這個攪屎棍?
民間百姓們也支持大理寺這個少年寺正,都說他是包青天在世,現在他們不愛去京兆尹報案了,有事隻管往大理寺門口遞狀紙,保管錯不了!
少年在大理寺門口放了個箱子,是匿名的,不管是官員還是富商或者百姓們若有個什麼冤屈,都能往上報。
剛開始每天都能收到滿滿一箱子,到後來犯案的人少了,狀子也少了,奇異的是那箱子裏經常有老百姓塞進去的東西,一個雞蛋也往裏麵塞。
盛多不是個充滿愛心的人,打小都不是。
當年先生帶著他們給地動的災區百姓們捐款,其他團子們都是真心實意感同身受,同情得眼淚稀裏嘩啦的,唯獨他冷眼旁觀。
若不是、若不是怕先生認為他是個沒有心的怪物,盛多不會捐一個銅板,多一個都不會。
那一次,他將身上僅有的七八兩銀子全捐了。
可他進了大理寺做出來的這些事,橫看豎看都是一個充滿正義的少年人該做的事兒。
在老百姓眼裏,寺正大人見不得冤假,容不下官商勾結草菅人命,他眼神清澈堅定,眼裏容不下一粒沙子,是百姓們交口稱讚的好官!青天大老爺!
照百姓們的話說,這樣的好官別管他幾歲,麻溜地得給升官才是,頂好是做個一品大官,有這樣的大官,百姓們心裏放心,也高興!
盛多閑暇時,從案卷裏抬起頭,喝了口水,綠眸幽深,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大人,您該用午膳了。”
一旁打雜的小廝小心翼翼問了一句,別看大人官不大,可是現在在大理寺,他都快成大魔王了,連寺卿大人都沒他嚇人。
大人總是忙著忙著忘了用膳,他得充當這個沙漏,一到飯點就提醒一句。
小廝知道,大人是可怕了點,可心是好的,不然能這麼廢寢忘食替百姓們伸冤?
少年官點了點頭,淡淡說道:“清淡些的。”
“大人,廚房新做的杏仁奶糕要不要?”小廝問道。
盛多怔了怔,點頭。
小廝捂著嘴偷笑下去準備吃食,大人奇怪得很,明明麵冷心硬,可是卻愛吃奶糕這樣甜甜的玩意,這不是小孩兒和女人們愛吃的嗎?
聽說這東西還是皇宮裏傳出來的呢,皇後娘娘也愛吃。
眼看著少年幹的事越多越多,一年升了寺丞,兩年升了少卿,三年、三年當了大理寺寺卿!
掌平決獄訟,掌握全大宣刑獄的最高長官!
這一年少年二十二歲,過了弱冠之齡,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了。
盛王不知怎麼想的,在盛多當上大理寺寺卿之後,竟然主動向皇上遞了折子,要將爵位傳給他,穿給那個從出生起便被他仇視,沒有過過一天好日子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