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是道家的主要經典之一,被道教奉為最高典籍《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之前的一部著作,為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這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所撰寫的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為八十一章,文本以哲學意義上的“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的“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道德經》因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我個人不在乎版本的不同,也不喜歡考就文本出土的曆史細節。我關注的是古聖賢先留下的文字背後所蘊含的精神世界!所以我解讀《道德經》不會按照文字上的邏輯思維去按部就班的理解,而是透過文字局限去感受聖人意境,每讀一遍都有新的感悟,這是一本值得用一生去品讀的道家經典。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人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也不是通常以為的思想品德,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的一係列方法,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厚德載物!“道”是升華,無窮變化!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理家治國很可能都會失敗。沒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修道著的根基。。
那麼什麼是廣義上的“德”呢?這個“德”是建立在萬事萬物內部及其之間圓融和諧的相互關係與作用力!這種作用力具備的越多,你的“德”就越厚!你的“德”越厚,你能成就的事業也就越大,福報也就會越多。福報包括有形的物質,比如:物質財產、身體健康!也包括無形的物質,比如:好的名聲,你的快樂感,快樂值。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所以積德是每個人想要獲得幸福的人要奉行的理念,也是中華民族傳統觀念的一種理念,做人做事不能“缺德”!因此修道之人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時刻去順應天道,積功累德!
如果對《道德經》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去“新華書店”隨便拿起一個版本,都可以去解讀,解讀的那都是每一個作者對“道”的領悟,最後關鍵是你自己得到的多少?你自己領悟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