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總想把自己創作的歌曲發表在音樂雜誌或報紙副刊上。
有一回,大海到了一個廠裏黨委辦公室,有一位他的好友餘少泉。
餘少泉頭發向後略有些卷曲,臉顯得紅胖,一見大海來了,一臉笑容。
餘少泉愛好作曲,愛好文學,和大海有著同一追求地愛好相同。
餘少泉立即把他創作的一首歌曲,發表在中國汽車報上的歌曲給大海看。
大海心想:餘少泉完全是自學作曲,憑著一些自然的樂感,能把歌曲創作成功,在中國汽車報發表,這對大海是一個大鼓舞,自己在音樂學院好歹還經過作曲老師指教過,在歌曲創作方麵還不如人家,這確實要向餘少泉學習!
大海離開了餘少泉的辦公室。
大海利用星期天時間,很快創作了一首《中國汽車工人之歌》,寄給了北京的中國汽車報編輯部。
過了兩個星期之後,收到了中國汽車報遞來的樣報,
大海當時喜悅心情,一時真是無法形容。
這時候,大海看什麼,都覺得可愛,和以往都不一樣。
這給大海一個啟示,做一件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隻要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做成功的!
就像一個人,總是在盼望著春天地來到,走著,走著,春天來到了。
這如同朱自清散文中描寫的那樣: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大海曾經在青年時候,或說少年時候,就有一個音樂的夢想,真的想當作曲家的夢想,青年時候,不顧一切的困難,自費在音樂學院作曲係學習作曲。
和朋友聊起學習作曲的事情,他內心中就會滋生出心花怒放之感,就會動心,像小時候,做數學題,數學老師給打了一百分,全是對號,紅燦燦的,比這個還要爽快!
大海在音樂學院自費學習時,同宿舍那位河南的劉老師對大海說:“大海,什麼時候創作一首成名曲?或說自己的代表性作品?”
劉老師也是學習作曲的,談起了學習作曲的話題時,那種所希望到達的境界,連說話的語氣都變得格外輕鬆起來,這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大海為什麼喜愛作曲!這是他從小以來就一個可愛的特點,他願意用文字或音符表達心中的感情。
大海給人講一件事情的時候,希望有人能聽他講,如同創作了一首歌曲,渴望有愛好者唱他的歌曲。
大海創作歌曲,有好多首。大海在市裏文藝會演時聽到了,當時對於他來是就是一種爽快之感。
有一年市裏文藝會演,一天下午兩點,在市裏一個東風劇場,當時英子還在市磚瓦三廠,她代表市磚瓦廠參加市裏文藝會演。
那天下午,演出開始的時候,英子上台演唱的歌曲《村戀》《我愛故鄉的山和水》這兩首歌曲,都是大海作曲,當時,市裏手風琴演奏家張老師用手風琴給伴奏,大海當時坐在舞台下邊,聽英子唱他創作的歌曲,那心中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那每一個音符,都和大海的心靈緊緊地連指係在一起的,因為那歌曲的每一個音符,都是從大海的心靈裏流溢出來的。作曲家的音樂作品,好比母親十月懷胎,生出來了孩子,當聽到了落地的嬰兒,第一聲哇哇的聲音,那種幸福感受真是無法形容的。
當時,大海為了把自己創作的歌曲,能在市報發表出來,或寫的音樂教育方麵的文章發表出來。
大海有一天專門跑了市報社編輯部,進去以後,是一個大辦公室,坐了十幾個編輯。
有一位韓老師認識大海,給副刊主編介紹了一下大海。
主編是一位青年人,大海走到他的辦公桌前,求他:“老師,我的這首歌曲,渴望能給發表一下?”
主編看了一下歌曲對大海說:“你的歌曲,我們還要找市裏懂作曲的人給看看,如果可以,就給發表。”
大海把歌曲稿子交給了主編以後,離開了副刊編輯部辦公室。
大海曾經寫了一篇兒童手風琴教學體會的文章,有一回親自送到了市報社,有一位韓老師,大海站在他的辦公桌前,把稿子交給他看。
大海想從韓老師嘴裏說:“我們很快給你發表出來,最近一個星期。”
韓老師是一位紅臉人,看外表,像是好說話的人,實際上,他是一位特別講原則的人,能達到發表,達不到就不發表。
韓老師看了文章後,對大海衷懇地說:“你恐怕要在稿子質量方麵多下些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