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楊設計之太陽花影(1 / 1)

公元58世紀,楊設計慢步走進工作室。他這種慢速,已經成為一種改不掉的習慣。曾經有個生物學朋友告訴他,這個世界,長壽的原因很多,大概普通的有三種,一是慢,二是大,三是重。

楊設計仔細思考,人類已知的世界,確實如朋友所講。同等級別情況,比如大樹相對小草,比如烏龜相對飛鳥,比如重金屬相對枯木條。

隻是,如果生物刻意改變自身的速度,密度或者形態。會不會變異成另類?這又是一個研究課題。

長壽的誘惑太大,所以,楊設計平日,習慣放慢自己的節奏。

楊設計的辦公室是總部的分支機構。總部是搞星際移民的物資供應。辦公室在U城6號社區的綜合區。

6號社區很大,長,寬,高,分別都是一百單位。整個社區,是一百萬個居住飛行器,無人施工,全自動精簡拚接成的。整體分區後,各區簡單的安裝一體的附屬設備,包括支撐,通道,電梯,水電排汙。

一百萬個單元拚接後,藝術的分了幾個區。區間的空地就是綜合帶。

楊設計的辦公室,就是綜合帶四層的一大片空間。辦公室,很簡潔。

U城是地球上完善城落。

最近,楊設計的辦公室,關注地牛星如火如荼的開發。地牛星是銀河係鄰居仙女係的一個行星。

地牛星附近,不到一個光小時距離就是大概幾十倍太陽係直徑的距離,有一個體積約是太陽恒星五千億倍大的星體,叫林狼星,林狼星不斷輻射出大量輻射和能量。而地牛星體積很小,距離適中,經過科學設計,地牛星很適合當做一個林狼星能量吸收轉化站,吸收轉化林狼星輻射的能量,再提供其他星球使用。

人類已知能夠高效吸收輻射,轉化為可儲存能量的材料,比較量產普及的就是矽晶體。

隻是最初,矽晶體應用,就是原始落後簡單的一塊矽晶板。接通正負極,就可以通過矽晶體,吸收熱能輻射。

現在,矽晶體應用,更加藝術,立體化。有矽晶球,矽晶樹,矽晶塊。

比較受推寵的是矽晶樹。矽晶樹,有一個支架在底部。形狀就像樹一樣。每個單元矽晶板就是一片樹葉。裏裏外外上萬片矽晶板,立體的融合在一個矽晶樹體上。

類似樹葉的矽晶板,表麵做啦光滑處理,可以通過凸起部分聚焦,單位麵積極大限度的增加熱輻射密度和量。同時,能夠反折和折射光線,成倍減少光熱的流失,把光熱輻射,不斷轉變方向,鎖在矽晶樹的內部。

一顆占地幾平米的小小矽晶樹,有上萬片矽晶葉,這些葉子平鋪開來,有幾千平方米。這種科技方式,是用立體物理方式幾千倍濃縮平麵空間。曾經,需要幾千米的矽晶板占地。現在,隻需要幾平米的地方。同時,立體的聚焦,折射和反射,讓這一顆小小的矽晶樹,鎖住了接受的光熱輻射,並像一個永不斷電的燈塔,明亮炫目。

人類在地牛座,上中下,三層,建立了幾萬公頃的矽晶樹林。這些矽晶樹林,一個小時的發電量,就足夠一個移民星球一年的用電量。

地牛座附近幾個人類踏足的星球,極大得利於這個矽晶科技。減輕能量消耗的負擔。

矽晶體的立體應用,本該很早就可以應普及,理論出現的也早。後來,因為各種原因不斷擱置。人類集中力量,開發各類微離子能。矽晶體吸收轉換的方式,一直排在能源領域的第二選擇。

作為輔助能源,矽晶體立體應用,也不可小看。特別是在人跡稀少的地方。應用起來,美觀,便捷。

楊設計坐在辦公室,檢測著各種數據指標。設計著,地牛星上矽晶樹林的鋪設。設計圖片裏,成片的立體矽晶掛在一起,在多層的區域,就像一片光海。從開始,到最後,美輪美奐,洋洋灑灑,明亮耀眼。

地牛星的矽晶樹林,基本已經成型,並投入使用。地牛星也因為這個便利,成為一個精簡的人類移民中轉站。每天很多大大小小的飛行器,地牛星起起落落。地牛星也慢慢從一個荒蕪的星球,變得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