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一章全軍突襲
話說,董卓軍眾將返回軍營之後,又將陣前的情況詳詳細細的想董卓做了彙報。因為這是第二次,所以他們還非常小心謹慎的將從軍營出發之後的所有細節都向董卓做了彙報。避免董卓遷怒於他們。
董卓、董旻、牛輔、李儒四人也都在場仔仔細細的聽,希望能從中發現些許端倪,畢竟他們是知道董卓軍的真是處境的,心中不是一般的著急。
於是聽完彙報之後,董卓便讓眾將散去,各自回營休息。接著一家子四個人又關起門來,針對當前的情況討論了起來。
雖說是討論,但是要說腦子好使,首屈一指的就是李儒。所以大多數的時間,眾人還是在聽李儒的分析,然後再將自己心中的疑惑拋出來,大家一起商量。
而李儒經過昨天晚上的事情之後,便也開始做起了功課。雖然沒有準確的直接信息從敵軍軍營中傳遞過來,但李儒還是結合之前的信息:如諸侯聯軍中的硬傷,各軍之間微妙的關係;以及聯軍中早有風聞的軍紀,再加上兩晚發生的一些細節情況。
李儒得出了一個大膽的結論:沒有內奸,也不是巧合,而是聯軍現在就是這麼一個現狀。他們就是這種生活方式,晚上依然是縱情的吃喝玩樂。
但是對於這個幾近於荒唐的結論,李儒確實心裏沒了底。對於行軍打仗來說,紀律嚴明這就是常識。要知道諸侯聯軍之中,那也是能人輩出的。
讓董卓軍忌憚的將領就有如:以長沙太守孫堅、無雙上將潘鳳、北海大將武安國、淮南俞涉,河內方悅,上黨穆順、孫堅等為代表的一批老牌武將名宿;還有沮授、田豐、許攸、逢紀等頂級智囊就有一大批;更別說袁紹、袁術、曹操等一眾實力派的諸侯軍頭了。
“不對!出現這種軍紀散亂情況的概率幾乎為零,但是如果不是軍紀散漫,又該如何去認定發生在眼前的這些事情呢?”
“難道他們用用的外鬆內緊的計謀,用這種方式迷惑我偷襲大軍?也不對!燈火通明和吵雜分明是內外一樣的,因為這些是會影響到全軍休息的。而且連續兩晚都這樣,如果是敵軍的策略,這也是損人不利己遲早會影響到軍紀,甚至釀成大禍!”
麵對諸侯聯軍的這個荒唐的表現,李儒也頭疼不已,沒辦法想不通,所以便將自己想到的就通通說了出來,讓董卓三人也幫忙分析吧。
任誰也想不到,這根本就是聯軍內部關係不和而產出的畸形產物。所以隻要按常理分析,都會進入到一個不合常理的死胡同。而且是越繞越糊塗那種,索性有些暈頭轉向的幾人也就不再多想了,準備來個實踐出真知——明天晚上繼續偷營。
不過這次偷營和前兩次就不一樣了,董卓準備給他們下了死命令,即便是圈套也要進去踩上一踩。當然還是要見機行事,如果確實是事不可為,那就立刻撤退;但凡有機會,就必須進去狠狠的幹上一場,至少要把連續這兩天的悶氣給發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