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踱到靈台前,幹了杯青紅酒,隻見素梅靈前放著本書:《青春軼事》,目錄頁寫著“這書嘛,閑來無事看看,打發時間,是蠻不錯的,並沒想過,從這書裏麵的得到什麼,生活、情感每個人本來都是不同的,至於,文字矯情,有人喜歡,有人厭,若不喜歡不看就行了。”】
1.
和林素梅在一起,你能感受他濃厚的書生氣。
2013年,我上一年級,因為成績太抱歉,老師多布置了無數作業。我便是這時認識他的。
“林睿澤,出來喝茶。”我說了聲沒空,就掛了電話,繼續暢遊在知識的海洋。
隻不過這知識的海洋太深了,有些水性好的直接遊過去,不濟一點的也能扶著礁岩攀過去,像我就很慘了,直接溺水,就算被浪花衝到了沙灘上,也丟了半條命,還有一些人根本不用自己遊,直接買一艘飛機或航空母艦,而素梅屬於第五種:DIY一個竹筏,精製且舒適。
然後他每天請我喝茶,幫我補課。
2.
他請我去他家,說要給我補一補文化素養,一進門就拿了本名字超長的書給我,我一臉懵,別說內容了,連標題我上的字我都有好幾個不懂,送我這個幹嘛?
若幹年後,我智商終於超過了100,看懂了這本書是馮友蘭的《中國文化簡史》。其實送我書的人不少,尤一的《聖經》,那句箴言銘刻在心;奕琛送過《蔣勳說唐詩宋詞》;守心送過《老子》;鈺淩送過《傳習錄》,但這些都沒有讓我受益無限。
通過素梅老師的栽培,我的成績直線式上升,而且愛上了文學。
3.
2015年,三年級,我和他合作出了本書,叫《青春軼事:都市童話》,講的是十二位都市青年的故事。寫完後不久,他就打算聯係出版社。
他父母不樂意,和他大吵一架,而且把他的手稿撕碎了。
從那以後,他的成績直線下滑。
4.
有一天,他的母親過來問我:“睿澤,你和他是朋友,你告訴我他為什麼會成績下滑?”
“不知道。”
“這裏有本書給你”
“可能跟你們撕了書有關。”
“可是他們那破書又不值錢”
我看著那位阿姨,心裏一絲鄙視:“阿姨,你錯了,這書嘛,閑來無事看看,打發時間,是蠻不錯的,並沒想過,從這書裏麵的得到什麼,生活、情感每個人本來都是不同的,至於,文字矯情,有人喜歡,有人厭,若不喜歡不看就行了。”
5.
2017年暑假,素梅車禍,被送進醫院。
我在補課,無人告訴。
知道這件事是被通知參加他的追悼會。
追悼會上,他媽媽泣不成聲,看見了我。
“睿澤,素梅死前給你留了行字。”
“17,3,2,21”這是一組密碼,意為“青春不死”。
素梅臨死前還在想那本。
我踱到靈台前,幹了杯青紅酒,隻見素梅靈前放著本書:《青春軼事》,目錄頁寫著“這書嘛,閑來無事看看,打發時間,是蠻不錯的,並沒想過,從這書裏麵的得到什麼,生活、情感每個人本來都是不同的,至於,文字矯情,有人喜歡,有人厭,若不喜歡不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