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楔子 這就是生活(1 / 2)

時鍾指向二十一點。八點吃的晚飯,餐桌上依然淩亂得散著皮骨剩菜。

我一個瞌睡醒來,電視裏仍在放著婆婆媽媽的戲,中年女人哭道委屈、窩囊的男人抓頭捶胸、中氣十足的老太太呼天搶地……好像是從十多年前開始流行起這樣的節目,請一些平常百姓到熒幕前,當著大家的麵為雞毛蒜破家長裏短而爭吵不休。最開始的時候的確很新鮮,天天晚飯時間等著看別人的愚昧、低靡、對別人的“底層”評頭論足。而時間久了,同類節目層出不窮,漸漸誇張到滑稽的地步。於是人們開始憤怒和不滿,大呼上當受騙。時間又一晃,我們都接受了那是假的,是戲。可它依舊經久不衰。

也許這是人類的天性,喜歡評論別人的不幸,由此滿足自己的優越感。

身邊的男人也瞌睡著,懶散得斜靠在沙發扶手邊,半垂著頭。盡管他的皮膚不黑,卻也掩不住臉上溢出的淡淡油脂。他的手隨意得放在自己的肚子上,隨著呼吸規則得起伏。肚子比起年輕的時候是大了一些的,盡管他曾是一個愛美的男人。

人在自然規律麵前,決心會變成強妄,隨之演變為任性。然而我們還可以像孩子一樣哭鬧麼?

在每天節食卻依然看著身形逐漸變成一顆梨時,在每天堅持跑步俯臥撐依然無法收下啤酒肚時,在那種抓心腦肺的求不得之後。

我們不會哭的。

我輕輕起身,他依然沒有醒,也許是到了這個年紀就特別容易在飽腹狀態沉睡,也許,他真的很累。當然,我也很累。

生活依舊變成了這個樣子,忙碌得沒頭沒尾,卻也已經不再思考它的意義。

年輕的時候有過無數設想,它們一次次被破滅,又一次次被粘合起來重新端詳。在某一段年歲裏,我們似乎始終無法適應這該死的狹隘。無法從“八、九點鍾的太陽”與“無限可能”的光環中跨進其實一不小心就要衰落,以及根本無從選擇的現實。

我們總是幻想著推倒重來的快感,無論是愛情、還是事業,如果找不到繼續下去的意義,找不到可以用來激勵或者蒙騙自己的夢境。那我們,就會枯萎。

我們一次次天真得以為自己已經考慮成熟,永遠、不接受雞肋。

我和我的丈夫,當年第一代流行“幾零後”說法中的八五後。我們是流言四起的一代,狂妄不羈、逃避現實、自私自利、虛幻不實際、無膽識無擔當、月光啃老、一無是處……這所有犀利的詞語一度被鎖套上我們的每一個年紀。

我們曾經,真的無所謂。

可一切還是遵循了自然法則,像是格式化的軟件。事實證明我們和每一代人的成長都沒有區別。偉大的究竟是時間、大環境、還是人類的從眾心,我無從考證。隻依稀記得自己曾經真的為職場中一個勉強的笑容而鬱鬱、一句虛假的恭維而犯難、也輕易被挑唆喝得回不了家。而最終,我和所有曾經嘲笑我們少不更事的“大人”一樣,承認了那很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