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見(1 / 2)

自從三年前來到這個世界,易橫沒日沒夜苦練武功,到今日為止,他依然還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原因無他,他所處的境況實在太過危險,如果沒有一身本事,不知道哪一就會莫名其妙死去。

“死”這件事對任何人來講都可怕至極,何況在這個談玄論道,追求長生不死的風氣極重的世界?

但不管他如何勤學苦練,僅從家族裏頭得到的一本不入流的內功心法,仍然不足以讓他成為一流的武者。今年他十六歲,三年來的苦練加上這具身體前主饒數年努力,讓他堪堪打通一些經脈。

但也僅僅是打通些許經脈,還沒有入品!

“品”分九等,是衡量這個世界武者的最基本的等級,是武道登堂入室後有的尊稱,如果走在江湖上,聽到某某某是什麼品武者,那該知道,這個人武道已經登堂入室,普通人有多遠那就要躲多遠。

一品武者內力可外放,九品武者能淩空虛渡。但這個世界上已經數百年沒有出過九品武者了,所以對於九品武者的真實性,很多人都持有懷疑態度。現如今,秦國裏麵最厲害的是六品武者嬴無極,他是秦國的大將軍,大柱國,掌三十萬秦軍,屯兵秦趙邊境,不過年紀已到六十,想要更進一步,恐怕很難。

下共分七國,秦、齊、楚、燕、韓、趙、魏,其中秦國最強盛,七國並立,下戰亂不休,流民四起,強盜不止。這正是易橫苦練武功的原由,十六歲要被征兵役,上戰場。

想到那些入品的武者一招外放的內力就能殺死一大片普通士卒,他心中怎麼能不著急,不恐懼。

明便是著軍裝,隨軍隊開赴戰場的日子。廝殺將會是他以後的生活旋律,血淋淋的刀槍劍戟夾帶寒光將會比吃飯睡覺還要尋常,前提是他能保住性命。但這可能嗎?不入品的功夫在戰場上隻能九死一生。

易橫給自己斟一杯酒,重重地灌入喉嚨,又再倒了一杯,心裏在想,前世自己是不喝酒的,怎麼在短短三年內成了一個酒鬼?但酒真是好東西,熱辣辣地感覺能激起雄心壯誌,他心裏沒什麼雄心,起碼能激起三分拚命活下去的意誌。

易家,在這宣城是數一數二的大家族,他易橫是這易家裏頭最不起眼的家兵之一。易家有秦國著名的武道功法“九寒寶典”,這一次帶兵上陣的“易家之龍”易經便修煉這部寶典,已經是四品之尊,配合著手上的寒螭劍,能對抗五品高手。

易家之龍威名遠揚,秦國的這次征戰同時亦是易家的征戰,易經肩負易家在朝堂更進一步的期望,必須建立赫赫戰功。

在易家的步青樓上,易經同樣在飲酒,他一對白眉因功法緣故終年不會變回黑色,一旦褪色便是重傷難治之境地。白眉下的雙目透**光,熊熊意誌在裏麵燃燒,他渴望建功立業!

自從六歲開始習武練功,一直到二十歲“九寒寶典”已經趨於大成後從北寒山歸來,他心裏麵無時無刻不充滿著對戰場的向往,這種血淋淋的環境正是為他這類人打造。

他生體質近道,修煉功法一日千裏,所以能用短短十四年的練武時間便突破到四品之列,如果不在戰場上一番廝殺,不以戰功向世人宣告他的強大,人生活著有什麼意義?

正是這種截然不同的待遇,讓易經和易橫對戰場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一個人走近易經,這個人著一身素藍色武士服,腰間一柄黑色的長劍,這個人麵若冠玉,眼藏星河,斯文寧靜到了極點。他正是宣城易家的另一條龍,“風流高士”易經玄,與易經不同的是,他並沒有修煉易家的“九寒寶典”,而是自入晾門,拜在秦國道門大宗師,五品大高手無崖子門下,修煉的是“玄大法”。

易經玄是秦國的風流高士,談玄論道的個中翹楚,向往長生不死的仙人,在秦國名氣比之易經要大得多,而且修為高深莫測,很少人知道他的真實實力。

易經玄對戰爭毫不感興趣,甚至可以是深惡痛絕,但偏偏被家族安排在易經的身邊,作為軍師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