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七章 心隨雁飛滅 (上)(1 / 1)

陳權回徐州的當夜,此時他尚不知令武寧軍苦不堪言的福建正被一位故人手足無措的捧著,而這本來卻是要送於自己的禮物。

可目前不但禮物沒了,那位故人還心生了恨意。

不說僵持數月的損兵折將铩羽而歸,平白錯過了大好機緣亦可不提,然而自此這世上又莫名的多了一個敵人則是他萬萬想不到的,更令他始料不及的是,大唐這個棋局上終於出現了一個他於前世從未聽過的名字。自此,曆史的車軌似乎擺脫了慣性的糾纏,卻再也沒人知道會駛向何方。

——

節府中的陳權正揉搓著雙手自顧踱步苦思,現如今他即不知,更沒心思去考慮未可知的將來會怎樣,他正麵臨著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那就是要如何麵對杜方。

這位隨他一並於溈山出世的兄弟,或許也是這個世界上僅有的能讓他給與多一些信任的活人,無論如何,陳權並不想失掉這份情誼成為一個真正的孤家寡人。

然而此刻心裏的尷尬與困惑又是由何而起呢?

在這個時代懷疑已經成為生存的本能,而信任,勿論是接受還是施與,都不是簡單的張開雙臂去擁抱這麼容易,因為無人知曉下一刻攀上胸膛的是友誼的臂彎還是奪命的利刃。

曾於落魄處陳權樂於分享,因為那時本就一無所有,隻要留存了性命,餘下的沒什麼值得他吝嗇的。

可當下~,千裏江山在手,兩世為人也第一次有了子嗣,血脈的延續在令人興奮的同時還承載著一種發自本能的惶恐。這都讓他必須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自己明日就會落敗身死,誰會成為棋局上承繼的操盤手。會是自己那降世尚不足月,連名字都未來得及取的兒子嗎?

再有,劉翦在長安進奏院時存了些別的心思,而這份心思杜方知道嗎?

帳下一幹佐幕勸自己進京的各方心機,杜方也有嗎?

——

“大王~,留後來了~”!

“留後~,喚他,不~,孤親自去迎”。

——

“原象,我~,此次倉皇奔逃得已活命,實多賴劉公鼎力維持,然~,哎,我愧對於你呀~”。

陳權緊緊拉著杜方的手緩步走向早就置好的桌案前,臉上的愧疚真誠且堅定,仿佛方才侍從口中令他心底一顫眉頭緊皺的“留後”一詞從未入耳一般。

“五娘怎樣了?我不是使人告於你了,你那冷清,不妨讓五娘來節府戲耍幾日,我這的婦人終是要多些~,她們亦是極相熟,或可尋機開解一番~”。

二人剛剛落座,不待杜方回話陳權便又關切的追問起來,語氣裏甚還夾雜著些責備,這倒讓連日來憂心忡忡的杜方心中一暖,看來此前或是自己多想了。㊣ωWW.メ伍2⓪メS.С○м҈

“大~,大王,無礙的~”。

“誒,此間更無旁人,這稱孤道寡素來是做於外人看的,你我切莫生分了,咳~,聽聞五娘及將誕育,我私心重,倒是常念著若得弄瓦之喜也是美事,你也知我得一嗣子,算留了後人,如原象有女,我子取之,當不憂妻子也,哈哈~”。

在陳權爽朗的笑聲中杜方忽是一個愣神呆住了,他為人雖有些粗蠻,卻並不蠢笨,陳權那“留了後人”一語中盡是玄機。

是啊,依例,各鎮節帥常以子嗣為留後,如他這般外姓者多為亂象之始,雖是其人不貪戀權柄,可這個兄長如此迫不及待的暗示倒仍就令他有些意興闌珊,不由得又懷念起溈山的逍遙歲月了。

“大王~,今大王得嗣,當自為留後,臣~,請罷,另~,前時理政不暢,使有禍事生,望大王治罪”。

杜方起身離座埋首伏於地,陳權的笑聲也隨即止住了。

“原象~,你~,我~,哎,這鬼世道~”。

。您提供大神此而非的唐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