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生活難免會有不如意的時候,有時也可能讓你陷入深深的困境甚至是絕境之中,但屬於我們的生命隻有一次,而且時間的車輪是單向而行的,我們無理由沮喪、彷徨。我們必須竭盡所能活出自由,活出快樂,活出精彩,活出幸福,活的酣暢淋漓。讓生命盡情地綻放應有的精彩!
驚心動魄的三天高考終於無聲無息的結束了,大個子也已經感覺疲憊到了極點,整個人像是被抽去了筋骨,疲軟的像一團棉花了。沒有任何休息和喘息,大個子又立即投入到了緊張的除草和鋤玉米苗的勞動中了。他知道經過這幾十天的瘋長,地裏的草肯定長得非常快的,剛出地表的玉米苗一定被草罩住了。而現在正是最後的機會,如果錯過,這一季子的收成肯定沒指望了——這可是他們一家五口的命根子啊!
也許,很少有人能夠理解,一直處於饑荒狀態的人們,剛剛因為包產到戶能夠填飽肚子,甚至還有餘糧,對於土地和莊稼的感情了。大個子的童年,不,準確的說應該是所有的記憶,隻有最近二年才沒有鑲嵌饑餓的感覺。大個子的父母對於饑餓的感覺和痛楚那真真是太真切了——那是他們那一代人或者數代人永遠的人生烙印。
時間正是一九八五年的七八月份,中華大地正在發生著最深刻的變化。多年來,一直禁錮人們思想和行為的堅冰卻在突然之間融化了,人們的心頭洋溢著無盡的喜悅,神州大地處處激蕩著創業的激情和無盡的幹勁。
大個子一家人的生活剛剛有了起色,不想卻發生了突然的變故。
大個子的父親說起來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解放前大個子的父親就跟著大個子的爺爺做生意,他們通常是從縣城販些鹽、茶葉、農具等到鄉下去賣,回來時收雞蛋、核桃等土特產到縣城。由於他們始終堅持公買公賣,特別是稱秤,從不缺斤少兩,秉承的原則是“寧可自己吃虧,絕不占人便宜”。一段時間以後,他們的人氣指數超乎尋常的高,生意做的真真叫一個火爆。在土門集、銀花集上,不,應該是他們做生意經過的地方,人們隻要聽到他們爺倆富有個性的叫賣聲,便會自覺不自覺的圍攏過來,買自己需要的商品,同時賣掉自己的土特產。這些人像是受到了某種特定的召喚似的,別人同樣的商品總是賣不掉,而他們爺倆總是不愁賣;別人總是擔心收不到,而他們爺倆總是擔心拿不完。他們三天一個來回,輕輕鬆鬆。而別人六七天都打不下一個來回。不過這卻引起了當地一些生意人的不滿。曾經一次,大個子的父親就用一根扁擔打遍土門一條街,從此威名遠揚,無人再敢胡攪蠻纏。*****期間,政策非常嚴,大個子的父親雖然發現了太多太多的商機,但也隻能妄自嗟歎,回天乏力。他們家真的是太窮了,用窮的“叮當響”形容絕不為過。因為往往是吃了上頓,以後的幾頓都不知道著落,稀湯飯——能照出人影的那種,連吃幾大碗,暫時肚子感覺到了飽脹的滿足感,但是很快的,幾次小便肚子就被掏空了。吃糠咽菜,問題是連“糠”和“菜”都沒有,野菜都要跑到七八裏甚至上十裏遠的山上去找,什麼榆樹葉、紅薯葉、芝麻葉,什麼稻糠、麥麩子,凡是無毒的,吃了不會立即要人命的,都吃。一年到頭,就是生產隊分的幾十斤小麥,幾十斤玉米——用小竹籃裝的——這往往就是一家人全部的主食口糧。什麼紅薯片、土豆都要跑上百公裏到深山去換;誰家有那玩意,就好比現在人家裏藏著金元寶一樣。那年月什麼都吃,因為饑餓的感覺是痛徹心肺的。生產隊玉米點種,就時常因為有人偷偷的直接把生的玉米種喂到嘴裏吃了受到嚴厲的懲罰,可是那誘惑是太真實了,常常就有人把持不住。75年秋,大個子家居然還分了七十八斤稻子,大個子父親那個高興和激動勁真真是無法形容的,扛著袋子就像踩在無邊的雲朵上,自己知道扛著的是一家人的幸福。大個子的父親擅長做生意,不擅長幹農活,但是由於痛徹的饑餓感,剛剛包產到戶的大個子的父親帶領一家人拚著命在地裏勞作。大個子的父親也敏銳的意識到政策所發生的變化,那蟄伏了太久的做生意的念頭也漸漸活躍了起來。當然,時代不同了,大個子的父親也老了,年齡不饒人,他已經不大可能和原先一樣擔著擔子步行一百多裏去走街串巷。大個子的父親率先在村子裏辦起了經銷店,而且起了一個有詩意的名字——早晚經銷店,同時,大個子的父親依據縣葡萄酒廠的公告,憑直覺判斷栽種葡萄是一個賺錢的好門道——那卻是需要極大的魄力和勇氣的,在那個把糧食視為命根子的年代,而且人們剛剛因為包產到戶才勉強填飽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