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大唐可謂真的非常熱鬧,發生了很多事,令人目不暇接!
去年的時候,高昌王開始玩火,阻絕西域與中原的交通,與西突厥一起掠奪伊吾、焉耆,隱匿自突厥逃奔高昌的中原人口,並托病不入朝!
這可了的了,李老二派虞部郎中李道裕前去責問,同時賜給薛延陀繒帛,欲聯合吐穀渾共同討伐高昌。
聯通西域,是大唐一個重要的經濟命脈,絕對不能被阻隔,高昌王這是作死!
貞觀十三年,李老二派侯君集,薛萬均帶兵出擊高昌。侯君集帶大軍到達磧口,高昌國王麴文泰因擔心恐懼而死,其子麴智盛繼立。
侯君集和薛萬均帶領唐軍一直打到高昌都城高河城下,猛攻,智盛開城門投降。
此次共得到二十二座城,人一萬七千七百口,拓地東西八百裏,南北五百裏。
貞觀十四年九月,大唐在交河城置安西都護府,威震高昌!
侯君集也是狗蛋包天,本來作為兵部尚書,應該嚴格遵守唐律,結果卻膽大妄為,竟然起了貪念!
在未奏請李世民的情況下,將一些沒有罪的人發配,又私自將高昌國寶物據為己有。
手下將士們知道後,也開始盜取金銀珠寶,侯君集害怕自己做的醜事被揭發,於是不敢治將士們的罪。
班師回朝後,司法官將侯君集下獄,但中書郎岑文本以為,侯君集是功臣大將,不能輕加屈辱,於是上書李世民請求將侯君集釋放。
而侯君集自以為立下大功,卻因為貪財而被囚禁,感到非常不快。
侯君集,後來是列入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高官厚祿,結果還是被錢財所困,這樣看來無論在什麼地位,心中的貪念,都是無法放棄的!
一旦有了機會,那麼就立刻顯現出來!
在聽到坊間流傳這個事情的時候,李銘還在為酒樓的事情忙碌著!
在後世,這樣的新聞,幾乎每隔幾個月都會來一次,什麼貪官被抓,誰又下台了,我們這些吃瓜的,算了,看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才是好的!
兩邊的酒樓做了明確的區分,惠賓樓,基本上是南來北往的商賈以及長安平日的客人,內福樓,就接待長安的達官貴人了!
步入正軌之後,一般都是管家去經營了,李銘呆在家裏,不是不想出門,隻是不知道出去做什麼!沒有功名,那麼朝中的事情就跟自己沒有關係!
自己的目的,就是過好自己的日子,長安各個勢力,盤根錯節的,自己不小心的卷入進去,那不分鍾就完蛋了!
李老二才不會顧及關係的,曆史記載中也有殺功臣的!
程老二突然摳門來訪,李銘趕緊迎接,在長安城,也就程老二能和自己說點什麼了!
“聽說沒?”
“聽說什麼了?”李銘一頭霧水。
“侯君集的事情啊!”
“聽說了那麼一點,具體的不是很明了!”
“聖上相當震怒,這次不是有人說情,估計麻煩就大了!”
“那是朝廷上的事情,與我何幹?“
“慕遠有所不知,遠征高昌的兵卒,私下搶來的金銀珠寶不在少數,而侯君集被禦史嗬責,他所得高昌王的財寶全部被剝奪了!”
“這個很自然啊,不獲罪就是萬幸了!”
“可是軍中的那些,並沒有上繳啊!”
“此言何意?”
“那些兵卒,還是人心惶惶,都想盡快兜售出去!”
“此等珠寶玉器,饑不可食,寒不可衣,要來作甚?”
“聽聞陛下有意將文成公主,下嫁吐蕃!”
“二郎,你究竟想說什麼?”
“公主下嫁吐蕃,皇室肯定賞賜眾多,這些都是內府在采辦,如你我將遠征高昌兵卒搶來的財務,收上來,出售給內府,這可是一個大買賣!”
“此等事情,風險實在太大,你能把控?”
“我軍中有點關係,不是咱和內府還是有點合作嘛,所以這才找慕遠你來商量!”
“二郎,要不你先到內府那邊打聽一下,此次賞賜需要采辦那些貨物,然後再著手不晚啊!
你先行收購那些兵卒的,人家內府采辦這些,那不白忙活了嗎?”
“說的也是,我先和內府總管見見,到底是一個什麼風向!”
“二郎,做的謹慎一些,如要收購那些兵卒手中的東西,不要讓人察覺!”
“這個自然!”
程老二到內府打探消息,李銘開始就琢磨起來了!
酒樓雖有進賬,但是這個是流水賬,慢慢才能起來,短期內不能發財的!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啊,估計很多人都在打內府的主意,就看如何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