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不是第一,是唯一(1 / 2)

三國時期有多少人口?

三國時期應該是中國人口的一個低穀。

資料庫中我們了解到,公元157年東漢人口達5600多萬,大動亂後,公元260-28O年,魏、蜀、吳三國人口可能總數才760餘萬,不及原來的七分之一。但也有人認為三國時人口雖然銳減,但應該不會低於1000萬。

人口怎麼如此銳減?

史書公認僅曹操破徐州一次坑殺江淮難民就達數萬口,竟至“江淮間空盡,人民相食”。

192年,董卓部將李弧(隺hú)、郭泛(汜fan)攻破長安,“時三輔民尚數十萬戶,弧(隺hú)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饑困,二年間相啖食略盡”。兩年間數十萬戶人聚居的繁華地區竟然所剩無幾,一片荒涼。

劉協逃出長安後,住處是以荊棘編的門戶,宮女缺衣食,許多餓死途鄭隨駕官員出門打柴,往往倒斃在路邊。

袁紹軍隊在河北,有時靠桑椹供食。

袁術軍在江淮,不得不以蚌蛤充饑。

更有甚者,孔融曾為人吃人製造理論根據。他吃不認識的人,就好比吃猩猩吃鸚鵡。

程昱向曹操提供的軍糧中就夾有不少人肉幹。全國各地都是十室九空。

我們就算三國時期有1000萬人口,以男女比例1:1計,那麼,有500萬男人,也會有500萬女人。但是我們看到,宏宏一部《三國演義》裏邊有幾多女人?

難道隻是“戰爭,讓女人走開”?

祝融夫人是《三國演義》中寫到的唯一真正上過戰場的女性。

可是,祝融夫人是羅貫中虛構的人物,不見於正史記載。據傳為火神祝融氏後裔,南蠻王孟獲之妻。

此女武藝高強,善使飛刀,曾與孟獲一起抵抗蜀軍。

書中對她的描寫有一大段文字:

孟獲正與部將商量敗蜀軍而不得之際,忽然屏風後一人大笑而出曰:“既為男子,何無智也?我雖是一婦人,願與你出戰。”獲視之,乃妻祝融夫人也。夫人世居南蠻,乃祝融氏之後;善使飛刀,百發百鄭

孟獲應允,夫人忻然上馬,引宗黨猛將數百員、生力洞兵五萬,出銀坑宮闕,來與蜀兵對擔

方才轉過洞口,一彪軍攔住:為首蜀將,乃是張匿(嶷nì)。

蠻兵見之,卻早兩路擺開。

祝融夫人背插五口飛刀,手挺丈八長標,坐下卷毛赤兔馬。張匿(嶷nì)見之,暗暗稱奇。二人驟馬交鋒。戰不數合,夫人撥馬便走。張匿(嶷nì)趕去,空中一把飛刀落下。嶷急用手隔,正中左臂,翻身落馬。蠻兵發一聲喊,將張匿(嶷nì)執縛去了。

馬忠聽得張匿(嶷nì)被執,急出去救。

馬忠來到陣前,望見祝融夫人挺標勒馬而立,忠忿怒向前去戰,坐下馬絆倒,亦被擒了。

都解入洞中來見孟獲。

獲設席慶賀。

夫人叱刀斧手推出張匿(嶷nì)、馬忠要斬。

獲止曰:“諸葛亮放吾五次,今番若殺彼將,是不義也。且囚在洞中,待擒住諸葛亮,殺之未遲。”

夫人從其言,笑飲作樂。

祝融夫人恩怨分明,武藝超群,加上絕色的容貌,在三國美女榜上應有一席,被三國迷稱之為:刺美人

可是,再番交戰,祝融夫人在兩軍陣前被趙雲活捉。

後來,在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之後,隨孟獲投降蜀漢。

除此,《三國演義》裏再沒有這樣一個戰場上出現的女人了。

讀一遍《三國演義》,使你感到,那是男饒下,隻有男人在做事情——這怎麼可能呢?

有人類以來,從來都是男饒背後是女人(不管男人成功與否,背後不藏著一個女人,不是變態,就得去犯罪,那是一定的)。所以,三國的各路英雄,哪一個都有一個、或者N個女人。

存下這個心思,就注意在《三國演義》、《三國誌》以及凡是三國的誌、記,地方誌,以至於傳、戲曲,乃至墓誌銘和網上,廣泛搜集,專門整理三國女饒跡事,曆經三年有餘,斷斷續續地寫出來這麼一本書,共親們玩味、品鑒。

有沒有個主題?

甩個大力丸:

為三國時期,被戰爭和男權思想淹沒的女人、以及女人在這段曆史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名。

“作用”,向來有正麵,有負麵甚至有反麵的,筆者不做曆史、道德的評牛就是這個樣子,隨便你怎麼評判,那是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