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正七年八月,大將軍崔澤得天子令,歸京接受天子封賞,由於崔澤兄長崔栩緣故,官位未得晉升,爵至破南侯,封勳上柱國。
次日,天子下召,將娶前首輔張序驛之女,封其為後,震動天下,四方戰場停戰,四野之國排除鴻臚寺國使前往禮朝國都大興城,祝賀大禮天子大婚。
張姣得知此消息後,崩潰欲絕,入崔府尋崔侯相助,言:“不願入京為後,望崔澤相助。”
崔澤婉拒,張姣抹淚離去,與家中等待命運降臨。
宣正七年十月,四方國使入京,上殿拜見禮朝天子唐禮剛,麗國使者於金殿之上求親皇帝唐禮剛,欲要求得長公主唐暖暖下嫁麗國國君和森,並承諾隻要皇帝唐禮剛同意,必將封唐暖暖為後。
唐禮剛並未言明拒絕與否。
得知消息的崔大將軍勃然大怒,提槍胯彪殺將而出,一人闖入鴻臚寺使節館,將麗國使節全數抹殺,並單騎闖入皇宮,直奔園興殿,欲要將長公主唐暖暖帶走!
崔澤一人於皇宮中左突右殺,闖入宮中,將長公主唐暖暖接上彪背,正欲離去,皇帝唐禮剛默然出現,攔在沿路臉色陰沉!
崔澤也不顧其他,策馬而衝,司禮監掌印太監突兀出現,與崔澤交數個回合,最終敗北崔澤槍下,崔澤正欲策彪而走,唐禮剛曰:“將軍此去,如何出大興,如何出禮朝國疆?要知大興禦林軍三萬,國疆更是無數,將軍何去何從?”
崔澤停彪,不再前衝。
“大興禦林攔不住我,國疆沙場或許能攔,可若祥宏發狠,天下之大何處不可去?”
唐禮剛卻笑曰:“或是如此,但朕妹此生與你漂泊你心中不愧?她堂堂大禮長公主,卻要如同乞兒,她萬金之軀可耐?”
崔澤聞言沉默,不再言語。
皇帝唐禮剛繼續言:“將軍有大才,今日之舉也是心頭火起,朕不怪,不若這般,將軍平滅那麗國,朕賜婚如何?“
崔澤答應,於次日起兵北上伐麗!
大興城外梨花渡,還未成為皇後的張姣早已等候於此。
張姣直言欲要崔澤帶其離去,崔澤囔言。
張姣見之心早已明了,最後一言:“姣知將軍心歸公主,此番隻是過來送別將軍,望將軍沙場得利,平滅麗國,得勝而歸,從而迎娶長公主殿下。姣未能生得男兒身,不能陪伴將軍馳騁沙場,殺敵千裏。
又盼將軍得勝,故擂鼓送行將軍,再配將軍無衣望將軍凱旋。”
言罷,鼓聲擂動,搭配無衣送行崔澤,張姣擂鼓之時,淚水橫流,梨花渡口伊人淚,隻恨相逢為時晚。
崔澤轉身離去,獨留擂鼓送行滿臉淚水的張姣獨留梨花渡。
不過幾日,張姣一身紅裝,一步一步踏上禮朝太極殿門前千級階梯,入得皇宮,成為一代名垂千古的賢後張皇後。
那一日,禮朝三十七州,無不鞭炮齊鳴,舉國歡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