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取而代之,作壁上觀,破釜沉舟,衣錦還鄉,錦衣夜行,沐猴而冠,一決雌雄,婦人之仁,四麵楚歌,十麵埋伏,江東父老,霸王別姬……”
給自己上好了妝的丁昊,對鏡顧影自憐,喃喃自語的念叨著這些與西楚霸王有關的成語,甚是為項羽的一生感到惋惜。
“縱奇才,賦異稟,一生常勝,唯一的敗績便是被圍垓下。
常言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奈何?………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孰是?孰非?……”
………………………………
正文
公元前二零二年。
世家貴族子弟項羽,與市井潑皮無賴劉邦的下爭奪戰,白熱化。
之前一直楚強漢弱的形勢,徹底顛倒了過來。
痞子劉邦後方穩固且兵強馬壯,而公子項羽,卻三麵受敵,糧草難以為繼。
形勢比人強!
項羽迫於無奈,隻能委曲求全,同反骨仔弟——阿邦,講和。
雙方約定,日後以鴻溝為界,井水不犯河水。
可是,阿邦是個陰險人呐!翻臉比脫ku,呃不,翻書還快!
迷惑住了項羽之後,背信棄義,趁其不備,悍然向楚軍發動了進攻。
有心算無心之下,楚軍節節敗退………
垓下,楚軍大營,中軍大帳。
丁昊呆呆的跪坐於案幾之前,腦海之中這些畫麵,輪番閃過。
良久之後,他終於緩緩回過神來。
耳畔,營外的四麵楚歌之聲,若隱若現。
帳內正中央,驚豔動饒虞姬,正在翩翩起舞。
舞姿輕盈優美,歌聲婉轉動聽。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丁昊知道,這首詩正是自己莫名其妙來這裏之前,自己的前身,西楚霸王項羽剛剛寫就的。
詩中英雄末路之感如茨濃烈,放不下虞姬,擔憂虞姬落入他人之手的複雜心情,簡直溢於言表!
這是虞姬首次,也是最後一次,將這首詩唱出來給項羽聽。
丁昊還知道,若非自己來的正是時候,項羽接下來便會對虞美人:“將明了,我當冒死突圍,你將怎生自處?”
為了排除項羽的後顧之憂,虞姬會毅然決然的回答。
“賤妾生是大王的人,死亦是大王的鬼,願大王此去,一路保重!”
然後,突然一個轉身,從項羽腰間拔出寶劍,抹向自己的脖頸。
從此,千古名美,就這樣香消玉殞。
再然後,項羽大哭一場,命人挖個坑,將虞姬埋了,上馬,突圍。
丁昊為什麼會對項羽和虞姬的生命軌跡,如茨一覽無餘?
因為,它來自於後世二零二零年。
後世的丁昊,是一名化妝師。
草根平民出身他,不善言辭,不會八麵玲瓏。
混的如何?可想而知嘍!
這個又乖又傻的娃兒,心中有一個執念。
他一直認為,勤學加苦練,終有一日,皇會不負苦心人!
然而,夢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
眼見著一年齡日趨漸長,事業上,卻還是依舊的不溫不火、波瀾不驚。
好在,他並沒有就此認輸,這麼多年來,還是不忘初心,一直勤學不輟。
就在方才,像往常一樣,他依舊還是在自己臉上練妝。
將自己畫成項羽之後,對著鏡子左看右看,總是覺得不太傳神。
於是,便想起了“畫龍點睛”這個成語。
拿起自己那支使用了很多年的黑色化妝筆,卻是無從下手,到底該點哪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