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山村位於j省s市高新區西部,大陽山北麓,北靠通安鎮區,整個村坐落在陽山與雞籠山的環抱之中,村內山清水秀。
全村有三山四塢五條浜,即南陽山、雞籠山、樹山;有大石塢、戈家塢、唐家塢、白墡塢;有孫家浜、棗浜、沿河浜、沿頭巷浜、戈巷浜。
起樹山村,最能為人稱道的,有四樣:遠近聞名的古樹、潔白如玉的梨花和清冽甘甜的茶葉,還有就是位於樹山山麓下的蘇家。
蘇家是做茶葉生意的,在j省,也是首屈一指的茶商。蘇老爺子蘇錫權今年已七十歲,卻依然精神矍鑠,身體硬朗,有一個弟弟蘇錫川,一個妹妹蘇靜。
樹山村的蘇家,隻有蘇老爺子這一房,因為其弟弟妹妹在幼時跟隨蘇老爺子的母親去了T省,又趕上禁通那段時期,日子一久,便算是徹底失去了聯係。
蘇老爺子有三子,老大蘇建軍今年五十,妻子支美英,有一女蘇慧今年二十八,外孫女周暖暖兩歲。
老二蘇建國,妻子王美群,有一女蘇穎今年二十七,外孫康蘇舜六歲。
老三蘇建明年四十二,妻子周楠,在蘇老三三十二歲那年,終於有了一女,生於二月初二,蘇老爺子取名為蘇耀靈,今年十八歲。
除去已經出嫁的大姐二姐,蘇耀靈一家仍舊住在一起,樹山山麓下的一處古色古香的三進院子。
據這院子,自蘇家祖上定居樹山村始,至今隻翻新過,格局、外貌,一律沒有改動過。
而這蘇家,聞名於樹山村的原因卻不是茶葉大戶的身份,而是那一手風水堪輿的本事,樹山村幾乎家家戶戶都請蘇家相過陽宅陰址。
陰曆七月半,是蘇家人祭祖的日子,平日有些冷清的院子,難得的熱鬧了一些。
“不行,我不同意,要起來,蘇耀靈也是丫頭,憑什麼當這個家主!”古色古香的院子裏,傳來有些尖刻的聲音。
“就是,慧慧的沒錯,我們仨都是丫頭,慧慧好歹是長姐,輪不上我,難不成慧慧也不行?”另一個聽起來溫溫吞吞的聲音附和道。
“夠了!都住嘴!我還沒死呢!”
隨著一聲低喝,隻見堂屋正門緩緩打開,從裏麵走出一個須發皆白,卻精神矍鑠,身著藏藍色太極練功服的老人,身後落後半步,跟著個身穿月白盤扣立領長旗袍的女娃。
那女娃娃身高近一米七,身材玲瓏有致,一頭黑發盤在腦後,隻用了一根烏木簪子盤起。
一張鵝蛋臉上五官端正精致,尤其一雙眼睛,眼周略帶粉暈,眼型似若桃花,水汪汪的,笑起來像月牙一樣下彎。
乍看下黑白並不分明,給人一種似醉非醉的朦朧感,可眼珠兒滴溜溜一轉,卻又突然靈動活潑,甚是勾人,真是好一雙桃花眼!
來人正是蘇家老爺子蘇錫川和三房孫女蘇耀靈。
“家主。”剛剛還在爭論的一群人,見老爺子出來,連忙彎腰,竟是行了一禮,喊的也不是什麼父親或爺爺的稱呼,而是家主。
蘇老爺子揮了揮手,道:“行了,這決定是我下的,有什麼不滿意的,跟我!”完掃了一眼在場的輩們。
“父親不要動怒,輩們不懂事。”蘇老大蘇建軍又行了一禮道,“不過您這決定,或許是有些武斷了,靈靈那丫頭剛剛成年,擔任家主之位,是不是太過稚嫩了。”
蘇耀靈看了一眼在場眾人,自己的父母和兩個伯伯雖有些不讚同爺爺的決定,但卻沒有不甘與嫉妒之色,但兩個堂姐和姐夫卻滿臉不甘。
略微勾了勾嘴角,蘇耀靈又垂下眼眸靜立在蘇老爺子身邊。
“開祠堂!”蘇老爺子並未回答眾饒質疑,帶著蘇耀靈徑直朝祠堂方向走去。
蘇家三子互相對視一眼,便轉身跟上,身後跟著蘇家三房裏裏外外不過九口人。
現在這年頭,幾乎沒有哪家有祠堂的,都已經二十一世紀了,誰家還會有祠堂?
嘿,還別,蘇家不但有,這供牌位還不少,隻見主位上供著的牌位上書“祖師楊筠鬆之位”,卻不是蘇家祖先。
蘇老爺子焚起三柱香執於頭頂,恭敬跪下,朗聲道:“三僚蘇氏第一百二十九任家主蘇錫川,攜後人敬拜祖師與列為先祖。”
三跪九叩敬香之後,蘇老爺子看著各有心思的兒孫,沉下臉問道:“可知為何世人皆知三僚曾與三僚廖,卻唯獨不知我三僚蘇氏?”
“因為先祖在出師後,便離開江西,遷址至j省。”蘇慧一身黑色職業裝,戴著眼鏡,成熟幹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