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龍朔三年初秋朝鮮半島百濟城外兩座高大的兵壘殺聲陣陣,不遠處的大道上飛馳來一隊衣甲上有些許血汙的騎兵在他們中間簇擁著一個背上插著一個血跡斑斑羽毛的甲士。
這隊騎兵看上去很破敗但是他們的馬槊始終直指蒼穹即使他們看上去很狼狽不堪但是他們的武器始終舉起做好衝鋒的準備。
為首的是一個長著琥珀色眼睛高大英俊胡人,隻見他在離兵壘三十步的時候突然加高舉牙牌用純正的長安口音大喊:“速放吊籃快有信使至此,速放吊籃拉人”!
咚咚咚三通鼓過後,兵壘的最大的一個帳篷裏擠滿了人都在小聲的討論著。主將的案幾上放著一張信信上的內容是倭國軍隊四萬兩千人,戰船一千餘艘於一日前離開現在往百江村進軍欲與百濟組成聯軍對我軍實現夾攻。這時主將劉仁軌的副將問:“各位將軍可有破敵之策”?不妨說出來與大夥參謀一下。
帳中各位大將都沉默了,他們知道這場戰鬥並不好打,主要一個原因是雙方兵力是敵眾我寡,白江村地勢是外寬內窄不理於大規模作戰。
都在大家們絞盡腦汁的想戰法的時候,忽然一下就聽一個聲音說:“大帥。我們應該在半路截殺在他們還沒有和百濟合兵一起分而擊之後……”。
還沒說完就聽到一個聲音說陳將軍此言差矣且不說我們的兵力沒有倭國人多就是戰船也沒有多怎麼劫殺他們?
這時大帳內又陷入了沉默隻聽見主帥的案幾上傳來手指關節有節奏的敲擊案幾的聲音。忽然聽見啪的一聲一個巴掌拍在案幾上劉將軍站起走來快速走到輿圖前認真的看了起來。決戰!隻有決戰才能勝利,決戰倆個字從主帥的口中說出:“就在江中決戰,打他們個措手不及,這一仗打完高句麗後差不多也就可以班師回朝”。
眾將聽令!即刻起各部人馬整備各曲部散出探子密切聯係,並告知新羅人讓他們也做好支援的準備。各位將軍現在就回合營備戰不得怠慢。三通鼓過後全營開拔不得有誤,延誤軍機者斬、不聽將令者斬、貪生怕死者斬、臨陣逃脫者斬、不聽號令者斬。眾將被其氣勢壓倒齊聲的回答:“喏”。
戰鼓擂響起來,各曲部穿戴整齊從帳篷出來,各人的臉上帶著蕭殺嚴肅營地旁的碼頭上勞工和征調來的民夫正在忙碌著給海船上裝載著物資。
而這群平民中有一位十五六歲穿著新羅服飾的女孩她吃力的和一群勞工們幹活,汗水順著她那臉頰流下在她那麵額的位置有一道刀傷雖然已經痊愈了但是還是留下一道疤痕。
這是一張清秀的臉龐一張美麗動人的臉龐如果不是這道傷疤女孩長大後會是新羅最美麗的人。
鼓點響起這個時候整好隊的士兵在各自所在的隊正帶領下邁著整齊的步伐開始登船,那名新羅女孩聽到了鼓聲後快速放下手中的活提起群角飛快的跑到碼頭旁的高地上默默的望向茫茫的軍陣,眼淚婆娑她不知道這一次的生死離別是否還能在看見心中之人。
軍陣中有一名俊秀的十七八歲的少年走在隊伍的最前麵他是這隊軍陣中的校尉,當他看見站在高地上的那名新羅的女孩心裏一緊慢慢的留下了淚水不是讓他和他們的一起逃命的嗎她怎麼沒走?
路過那處高地附近時他很想大聲的喊她的名字並招手告訴他在這但是軍中的紀律是不允許他這樣做,就這樣男孩帶著女孩的姓名和容貌一起軍陣走向海船並離開了岸邊彙入船陣之中。
船在水中航行由於靠近入海口所以這裏的浪比較大一起,男孩和他的袍澤站在一起等候敵人的到來,船在疾馳著船頭撞起了浪花濺入船上男孩看著翻湧的江水漸漸的把思緒拉回了四年前的一個清晨。
第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