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1 / 1)

一個時辰後,春草叫起王寧,告訴他要去吃飯去了,王寧爬起來後,換好衣服,就去了殿廳。

到了殿廳後,王寧向父母請安後,就入座了,王母看到王寧的腿腳有點不穩,露出疲憊之色,擔憂的對王寧說:“孩子,你沒事吧,是不是訓練太辛苦了。要不明天開始減輕點。”王寧滿不在乎的回答到:“沒事的,母親,不要擔心,我可以堅持下去的。”

王母聽到這句話,無奈的搖搖頭,對王父使了個眼色,想讓王父去勸勸王寧,王父卻表態支持王寧的選擇,他認為如果日後王寧上了戰場,如果現在不好好訓練,將來就很有可能會喪命。王母聽到這些話,雖然還是有點不忍心,但是考慮的日後,也隻能同意了。

在吃飯的途中,王寧想起了先生給他們留的問題,想了想,便停下了來,王父王母看到王寧這個動作,疑惑的停下來,問王寧怎麼了?王寧想了想對王父說:“父親,你認為商君怎麼樣?”王父想了想,對王寧說:“當年,商鞅變法設立軍功製,讓我國軍力日盛,法令嚴明,讓境內路不拾遺,社會平穩,但是當年變法觸動了貴族的利益,使其身死,但是歸根結底他對於秦國有不世之功。”王寧聽了後,明白的點點頭。王母不高興的對王寧說:“王先生怎麼能給學生子說這種問題。”。

王寧想了想還是要提醒一下父母,所以王寧對母親和父說:“先生說了,商鞅之所以落得那個下場,是因為刻薄少思,民眾不論因何觸法,隻知道觸犯了他訂下的法規,你就得受罰,沒有任何理由,一時間多少人因此飽受皮肉之苦,多少人因此滿懷怨恨而終,多少人因此亡命天涯。觸痛權貴的是對他們的權利威脅,太子犯法,商鞅刑其大夫,黥其師,這樣得罪了太子。用自己的誠信來騙取敵將信任,以擊敗敵軍。貪婪無度,在成秦相後,,大談自己對秦國的貢獻。四處招搖,一度有不備齊應有的排場不出行的情況出現。趙良對其曉以利弊。處於權力頂峰的商鞅非但不認可趙良的規勸,反而變本加厲,將自己與輔助秦穆公稱霸諸侯的百裏溪並論,認為自己超越了百裏溪。趙良不堪商鞅的自我吹噓,以實例說明,商鞅之貢獻比起百裏溪來並未超越。且指出商鞅變法急功近利,與百姓無恩,與卿相無德,如再貪戀名位榮華,必將身敗名裂。由此認定商鞅隻有及時抽身,才可保得後世太平,但商鞅不信趙良之言。等到孝公去世後,,果然如趙良所言,太子登位後,商鞅立馬就被受過他刑罰的太子傅太子師報複。惠王以謀逆罪捉拿之,商鞅出奔,夜欲就民舍,被民舍以不驗證正身不能留宿為由拒絕,後又逃之魏地,因痛恨其昔年詐敗公子昂而不肯入之,最終走返秦地被捉後遭車裂。”

王父聽了之後,誇讚先生見識好,王寧說:“先生說為臣要讓君上信任你,也要懂得隱退,要仨使君上認為他可以把控你。”聽到這話,王父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王寧吃完後,就向父母告別後,就離開回臥房了。王寧返回臥房後,躺在床上,感覺一天的疲勞都湧現出來,不一會王寧就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