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事有誰能說清,和平盛世,也沒有人敢打保票自己將來的命運會如何如何,更何況於亂世。
站在殺虎口北麵土坡頂上,野風肆卷、濃雲四合,馮曼婷的衣袂被吹得啪啪作響。兩年前,自己還是一個十七歲不諳世事的少女,一個大戶人家的小姐,而此刻該稱呼自己什麼,抗日殺敵的八路軍戰士?鳳凰嶺山匪女頭目?國民黨軍統女特務?是命運推著自己往前走,還是在命運無可奈何的推力向前時,自己也曾倔強地選擇了向左、向右?
序
古來國中評定業中翹楚,皆喜以四定,四大名著、四大發明大家都了然於心,就不多說了。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四大美男,潘安、宋玉、蘭陵王、衛玠。千年傳統、中庸之道,既不說誰是第一,亦不說誰為第二,所謂環肥燕瘦,各位根據各人的喜好自己編排。四大名酒,貴州茅台、山西汾酒、四川瀘州老窖、陝西西鳳酒。
話說回來,千載鬥轉星移、改天換地,難道再也不出超過這些既定之物嗎?非也!隻是官方承認、傳以書載的東西就是正統了,後世自認容賽貂嬋、貌過潘安之人,也隻能算“野史”了。所以既使四大名樓、四大美景之類爭議再多,也沒有僭越“正史”。這其中隻有四大美酒甚少爭議,首先是這四種酒個個拉出來都有幾千年的曆史,確實不負盛名;再者酒以淳厚為優,千百年來釀造技術並沒有發生多大的改變;最重要的一點是,好酒要好水,而好水往往可遇而不可求。
常言道:一方水養一方人。有好水的地方出美人,君不見江南水鄉偶遇驚鴻,西子湖畔佳麗如雲。難怪人們形容一個女子的好看常用“水靈”一詞。
我的家鄉在秦地,大部分的地區都少水,所以少年時長看到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女孩臉上經年帶著兩片高原紅,冬天皴烈的手臉粗糙、幹燥,在電視上看到南方的女子一個個那麼白皙,總不明白為什麼?後來才明白,水秀山清之滋養也。
其實秦地也有多水之地,漢中是個山水俱佳的地方,長大了去過那裏,發現那裏有許多好看的女孩子,少年性浮,不免多看人家幾眼。
再有一個地方,就是產西鳳酒的鳳翔。鳳翔城東有湖曰東湖,亭台錯落、垂柳依依,滄浪小橋、惹人遐思。東湖原名飲鳳湖,相傳周文王元年,有瑞鳳落此飲水,因而得名。後蘇軾任鳳翔府簽書判官,倡領官民疏浚擴修,又引城西北鳳凰泉水注入,栽竹植柳,內外湖皆種荷,自此改名東湖。蘇軾後又謫遷杭州,疏浚修治西湖,人稱東湖西湖為姊妹湖。
說起這個故事,不能不提到我的父親。我的父親是個軍醫,解放前參加的革命,用父親的的話來說,他是上過前線沒開過槍,參加過抗美援朝沒過過江。父親陸陸續續給我講了許多他在部隊上的事情,有些是我小時他主動講給我聽的,有些是我上了初中喜歡上文學後主動請他講的。而我所不能忘記、醞釀在心中二十幾年的故事,其實大部分的情節是父親聽他的連長講的,父親又轉敘於我;那時父親還是一個“小鬼”,而父親的連長又是從他的老首長那裏聽到這些事情的,所以這個故事正象父輩們栽了一棵樹,已經長好了枝架,我隻是澆水、施肥,讓它枝繁葉茂罷了。
一
西鳳酒產於陝西鳳翔縣,具體地說是產於鳳翔縣的柳林鎮。
解放前,在柳林鎮提起馮老爺那是沒有人不知道的。馮老爺姓馮名昆字廷武,是柳林鎮上的大戶,祖上是清朝的武官。馮昆自身也是練了一身好武藝,與江湖上的一些朋友關係很好。照這條件完全成以惡霸一方,沒有,相反,馮昆為人豪爽、正直,遇到災年常給租他地種的佃戶們減租或免租,鎮上誰家有困難求到他門上了,絕不會讓人家空著手回去的,所以馮昆在柳林鎮的無人不知,並不僅僅是因為他是大戶,而是因為大家對他的敬重。
世上沒有十惡不赦、沒有一點兒善念的人,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馮昆也有他的缺點——嗜酒貪杯、愛聽秦腔戲。說起馮昆喜愛杯中之物,不能不提起馮昆的祖父馮昌烈。馮家之所以能成為柳林鎮的大戶,完全是因為馮昆的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