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白麵小生(1 / 2)

秋城揉了揉略感發澀的雙眸,幾尺寬的舊書案上堆積著十來本儒家古卷,皆是下一次鄉試會考可能會考察到的孔孟經典,若是不在一個月內將它們爛背如流,且熟記於心,秋城就絕對不會有入圍的可能。

秋城其實姓楚,楚姓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可是個貨真價實的大姓氏,往大了說有統帥荊襄九郡和洞庭湖的楚國,往小了說也有許多名滿天下的文人墨客。不過,就像任何一個王朝國家都不可能永遠興盛,楚姓的族人雖然經過上千年的遷徙,早已經四海為家,但其中貧寒無名之輩卻是占據了十之八九,秋城一家就是在這個行列之中,祖祖輩輩皆是沒有出息的莊稼漢。

秋城的父親早年是跟著其他楚姓的族人一起流浪到現在居住的地方,因為戰火連天,到處都是諸侯征戰,所以他們在當時的楚姓族長帶領下,與其他幾個同樣是為了躲避戰火的流民族群達成了共識,一起紮根在了這片荒無人煙的小山溝裏。

起初的時候,各個宗族之間總是會鬧出矛盾,幹起活兒來也是各自為政,挑挑揀揀,後來各個族群的族長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就立刻展開了商榷,之後在眾人連續多日的共同研討下,也終於想出了一個十分巧妙的方法,就是各族族長和長老要紛紛發揮帶頭和領事的作用,促進各族之間的相互理解,相互幫助,同時鼓勵不同族群之間的男人女人進行自由婚配,這樣一來二去,各家各戶之間都形成了親緣關係,問題和摩擦自然也就少了很多,而秋城的母親就是來自於村子裏蘇姓一族的一位賢良女子。

秋城的母親紡的一手好紗,尤其是用來做長袍和風衣特別的好看,據說蘇姓一族的族長夫人在尚未婚假的時候,曾在皇帝的布匹作坊裏當女工領班,手藝十分的高超,後來因為那個皇帝被手下的丞相陰謀殺害,導致整個國家也分崩離析,她就帶領著一群當年和她一起入宮的小姐妹們投靠了蘇姓一族,並且當了族長夫人,還把自己的紡紗技藝傳給了蘇姓的姑娘們,讓她們也擁有一技之長,可以替家裏分憂。

秋城很愛他的父親和母親,雖然他現在隻有十五六歲,但窮人家的孩子懂事兒都特別的早,他知道父親每次外出打獵劈柴都特別的辛苦,動不動就三五天才回家一次,但就是這麼辛苦,父親每次到家也還是會給他捎帶一堆的好吃的野味和好玩兒的物件,並不停念叨著自己不累。每每聽到這裏,母親都會忍不住的抹眼淚,秋城心裏也特別的不好受,感覺心裏麵好像有什麼東西被挖走了一樣,連吃飯都咽不下去。

母親時常的會告訴秋城,人之所以為人,就是懂得什麼叫做知恩圖報,你父親雖然沒什麼本事,但他對咱們娘倆都是出自真心的好,等你將來長大了,不管走到哪裏,都要記著你父親對你的好,記著別人給過你的恩惠。

秋城一直將母親的話記在心裏,其實不光是父親對他的關愛,每當想起母親在他深夜苦讀時就會特意從床上起來給他熱上一碗雞蛋羹,每次看到他身上的衣服有破損時就馬上給他做一件新的,秋城就忍不住的跑到牆角裏低聲哽咽,暗罵自己不能給家裏麵分憂,是個廢物。

而秋城之所以夜以繼日的苦讀就是因為不想讓父母失望,想給他們老兩口爭口氣。而大山裏的娃娃要想出人頭地,就隻有參加科舉這一條路,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好在秋城天生腦子就很靈光,讀起書來雖然談不上無師自通,但這麼些年以來他也不曾出現什麼大問題。

不過話又說回來,若是把秋城帶到一個他從未謀麵的外鄉人麵前,大概人家也會認為他是從哪個富貴人家裏偷跑出來的後生,根本就不像一個莊稼漢能生出來的孩子。

秋城五官長得非常清秀,白白嫩嫩的皮膚,水汪汪的大眼睛,剛從娘胎裏出來的時候,街坊四鄰都以為楚家生了個俏小姐,紛紛跑上門來給自家娃子提親說媒,當然這不是真的挑媳婦,而是定娃娃親,不過,即便是這樣,也令楚父哭笑不得,但最終還是把實情和盤托出,惹得全村上下都哈哈大笑。

秋城也因此得了個‘俏公子’的外號,不過可能也正因為這個雅號的緣故,他從記事兒起,身體素質就大大地不如同齡的男孩子,根本幹不了重活兒。到現在,和他差不多大的男孩兒都已經能跟隨爹媽挑糞提水,插秧種地了,他卻還是劈幾根柴就累得大汗淋漓,上氣不接下氣,村裏的男孩子都嘲笑他不像個老爺們,倒是一群同齡的小姑娘覺得他文縐縐的樣子特別好看,一有時間就跑來找他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