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弱大宋西夏陰謀(1 / 2)

大宋仁宗嘉祐三年,趙禎年已半百。當時,開封府瘟疫橫行,軍民傷損很多。沾染瘟疫之後,全身無力,上吐下瀉,不幾日就油盡燈枯,存活下來的人很少。大內禦醫,京師良醫都束手無策,民間一時留言四起。

宰相趙哲向仁宗進言,天災之時,國家應當赦免一些輕罪的犯人,減免老百姓的稅負,並且向天祈禱,請神仙來保佑萬民。仁宗皇帝甚是認可,立刻安排百官照行各事。誰知過了月餘,瘟疫不但沒有減弱,還有加重之勢。仁宗趕緊召集朝會,找百官來商量對策。參知政事範仲淹奏曰,天災太盛,普通祈拜看來效果不佳。不如派人去召江西龍虎山張天師,來京城設壇做法,奏聞上帝,災難可免。仁宗皇帝嘉許,立刻禦筆親書,降香一柱,派內外提點殿前太尉洪信為天使,即日去江西龍虎山請張天師。同時宣旨,瘟疫消除之前,京師內不得飲酒,不得聚眾宴樂。

仁宗趙禎性格軟弱,素無定誌,但他性情寬厚,不喜奢華,又獲得曆代曆史學家和政治家的稱讚。有幾件小事可以看出。

有一次,仁宗處理政務到深夜,很想吃碗羊肉湯,但他忍著饑餓沒有說。皇後知道了,就勸他說:“陛下日夜操勞,要保重龍體,想吃羊肉湯,吩咐禦廚就好了,為什麼要忍饑,使陛下龍體受虧呢?”仁宗說:“如果宮中隨便索取,外邊就可能看成慣例。朕昨晚如果要吃羊肉湯,禦廚就可能夜夜宰殺預備,一年下來要幾百隻羊。形成慣例的話,以後宰殺之數不知道多少。為朕一個人的念頭,形成這樣惡例,又傷生害物,朕於心不忍,因此寧願忍一夜之餓。”

有一次,諫官王素勸諫仁宗不要親近女色。仁宗回答說:“王德用近來確實有進獻美女給我,已經在宮中了,我也很中意,你就讓我留下她吧。”王素說:“臣今日進諫,正是恐怕陛下為女色所惑。”仁宗聽了,雖麵有難色,但還是命令太監把王德用送來的女子,每人各贈錢三百貫,送她們離宮。

後來,仁宗在慶曆年間,任用範仲淹、韓琦、富弼等人充執政,企圖對吏治作一些整頓,史稱慶曆新政,但很快就取消了,這也是曆史學家說趙禎“無定誌”的原因。

仁宗景佑五年(公元1038年),藩屬黨項政權首領李元昊脫宋自立,自稱皇帝,建國大夏(西夏)。寶元二年(公元1040年)三月,元昊率兵進攻宋朝,宋朝大將劉平、石元孫奉命增援,兵敗被俘。延州宋將許德懷偷襲元昊得手,逼迫元昊退出宋朝。後來西夏再次向宋朝稱臣,而宋朝每年要“賜給”西夏很多白銀、絲綢、茶葉等,實際上就是花錢買太平,換得國內政局穩定,經濟繁榮。政府又發行了交子,作為紙幣流通。

當時李元昊已死,其子李諒祚年幼,隻能由他的生母沒藏黑雲主政。沒藏黑雲原是西夏大將野利遇乞的妻子,野利遇乞足智多謀,極會用兵,夏宋三川口、好水川之戰,野利遇乞是戰役的實際策劃者。李元昊擢拔他為天都右廂軍首領,號稱“天都王”。野利氏是西夏大家族,野利遇乞族兄野利仁榮是西夏文字的創造者;族兄野利旺榮掌管西夏的明堂左廂軍;其侄女野利氏是李元昊的皇後。野利遇乞是李元昊的心腹大將,屢立戰功,李元昊賜給寶刀,名“天都王之刃”。大宋朝廷恨野利遇乞入骨,多次利誘未成。後來宋將仲世衡利用野利遇乞與李元昊奶娘白姥之間的矛盾,以高官重賞收買黨項人蘇吃曩盜回寶刀,佯裝野利遇乞被殺,大肆禱告,造成野利遇乞與大宋暗中勾結的假象。李元昊上當,奪取野利遇乞兵權,並令他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