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兩線作戰(1 / 2)

司馬顒聽說李含等人已經被殺死,立即與司馬穎聯盟一同揚言征討太尉司馬乂。太安二年八月,河間王司馬顒任命振武將軍張方作為司令官,率領精銳部隊七萬人出函穀關,向東直指洛陽。成都王司馬穎同時起兵,進屯朝歌,由平原郡長陸機擔任前將軍、先鋒司令官,統率二十萬大軍向洛陽推進,一路戰鼓不絕,鼓聲綿延數百裏。

張方出身卑微,沒什麼文化,身材魁梧,心狠手辣,最初作為司馬顒的打手,是個窮凶極惡的角色,後來因為能力突出(動輒玩命)漸漸得到賞識和重用,到了本年已是司馬顒的心腹重臣。這樣的人帶著關中最精銳的部隊衝向首都洛陽,究竟會發生什麼呢,皇帝司馬衷將見證這一切。

陸機雖然是名將陸抗的兒子,但卻以文學著稱於世,讓他帶軍打仗簡直就像是讓張方繡花。他的老鄉勸他應該把司令官的職務讓給其他人,但陸機執意不肯,聲稱不想辜負司馬穎的信任。有時候過於執著是要付出代價的,尤其是不能審時度勢的執著,更是會害人害己。話說司馬穎讓一個大文學家帶二十萬人南下攻城,這種事上哪說理去?

司馬乂聽說大軍壓境,立刻率領主力部隊前往城北駐防,並派皇甫商率一萬士兵西上抵擋張方。

九月十一日,關中的張方先行抵達洛陽城外,駐守的皇甫商也不跟他客氣,二話不說就劈裏啪啦打了起來。但畢竟雙方兵力懸殊,一萬對七萬,除非是兵聖兵仙,不然很難在這種硬戰(沒什麼機關陷阱,也沒什麼戰術戰略,就是硬碰硬的簡單打鬥)中以少勝多,皇甫商顯然不是什麼兵仙兵聖,雖然是以逸待勞,但防線還是很快就被突破。

張方曾在討伐司馬冏時帶兵來過洛陽,但隻走了一半就被告知戰爭已經平息,無奈原路返回。這次終於不必擔心這種問題了,洛陽城近在咫尺,已經沒有誰能阻攔他饑渴的腳步。

城北的司馬乂聽說張方已從西門攻陷洛陽城,來不及自責和憤怒就帶兵火速回城救援。

但畢竟是晚了一步。張方等人費盡千辛萬苦從長安趕到洛陽,心裏有太多情緒要發泄,基本上在城裏見到男人就砍,見到女人就先扒了衣服使勁哆嗦一番還是要砍(那些實在是貌比天仙的姑娘們就要受累鑽到袋子裏被扛走),見到值錢的東西隻要能帶走就全都打包,值錢帶不走的就放火燒之。

等到司馬乂帶兵進城之後,城裏一片慘狀,火光四起,屍橫遍地。張方的軍隊眼見大部隊來襲,帶著搶到手的寶貝撒腿就跑,恨得司馬乂把牙都咬碎了,堂堂的關中軍司令官與強盜土匪何異!

張方才不管那麼多,很快便又將部隊集結,他們嚐到了甜頭,決定等待機會再撈一票。這次司馬乂可不敢大意,派了一半的兵力鎮守西門,他自己則親自率軍前往北門與司馬穎展開血戰。

張方在洛陽燒殺搶掠之時,司馬穎帶著20萬大軍已到了洛陽城外並就地構建營壘。

九月二十五日,司馬乂帶著司馬衷親自坐鎮,成功擊退了成都軍團的第一波攻勢。

幾天之後,司馬穎加派人手協助陸機,勢要攻破洛陽城。

但陸機的短板在此時暴露無遺,他確實不會帶兵,尤其帶十幾二十萬的兵更是天方夜譚,雖然在人數上有這麼大優勢,可如果不會調譴排兵布陣,一鼓腦地向上衝,結果不等敵人出手,自己先就擠死了。

司馬乂的軍政官王瑚發現了對方的問題,主動請命派出幾千騎兵,事先在戰馬兩側綁上長長的三尖兩刃刀,然後一聲令下朝著敵陣突擊。隻聽得馬蹄聲響,緊接著慘叫聲鋪天蓋地,陸機的軍隊瞬間被打得七零八落。司馬乂很是高興,親自率軍上前補刀,陸機隻帶著一小隊人馬逃向七裏澗。因為死人太多,把河水都堵住了,一不小心建了個人體大壩。

陸機經曆這麼一場慘敗,那些政敵們終於找到了害他的口實,聲稱陸機與司馬乂勾結想要害司馬穎。陸機原本是孫吳人氏,到了北方之後還受到重用,許多人都有些羨慕嫉恨,於是紛紛指證陸機心懷不軌,司馬穎以前聽到或許不信,但當陸機帶著十幾萬人被對方幾千人打敗之後,心裏已經生疑,現在他的謀臣們你一言我一語,司馬穎終於大發雷霆,下令將陸機斬首。很快陸機的弟弟陸雲、陸耽,兒子陸蔚、陸夏,以及軍政官孫拯全被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