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龍澗(1 / 2)

在安徽的最北部,江淮之間有這麼一個神奇的地方。

為什麼說它神奇呢?

在中國的大地上,所有的水都是從西往東流的,而這裏的水是從東往西流的,而且一流就是三條。

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這裏的水質非常的好,清澈見底,甘甜可口,倒在碗中或者杯中,滿而不溢。

特別是三條河流彙聚在一處的地方,水質更加的優質。

聽老輩人說,早在千年之前,這裏還沒有地名。

突然有一天,天上有一條青龍從天而降,就落在了三條河彙聚之處的那個深水潭中。

正是因為這裏的水好,所以那條青龍落下之後,就再也沒舍得離開過。

因為青龍落下來的原因,後來這裏就被人們稱作“青龍澗”。

這裏水好,當地人就開始做起了水的生意,在青龍澗這個地方,最多的就是茶館了。

五百米長的街道上大大小小的茶館就有十幾家。

這裏的水好到什麼程度?

據說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都指名要喝這青龍澗的水。

青龍澗有兩大姓,一個村莊都是“魏”姓,一個村莊都是“單”姓。

單姓就挨著青龍澗二百米的地方,離街道也就一百米的樣子。

這個村被一條人工湖圍繞一圈,全村就正南方留有一個出口。

因為四周被水環繞,這裏就被外麵的人稱作“單家圩子”。

這人工湖不知道是為了抗擊土匪還是為了抗擊日本人,村民合力挖出來的。

抗日戰爭那會,村裏把正南麵唯一的出口也給炸了,修了一個吊橋。

那個時候,隻要日本人一來,附近四麵八方的村民,都趕著牲畜到單家圩子來避難。

單家圩子四麵環水,把吊橋收了,就沒有辦法進村了,而且在吊橋的兩邊還修了炮樓。

四麵八方的人都彙聚了來,人多了也可互相壯膽,村民們就把土槍土炮都搬了出來。

特別是日本人大部隊走後,日本人也就剩下一小股一小股的日軍有時候會來一下。

可是每次這些小鬼子來還都沒占著便宜,後來小鬼子就幹脆放棄了。

因為還有很多地方可以搶啊,他們又何必費那麼大的力氣呢,弄不好還要把自己的命搭進去,這不劃算啊是不是。

後來久而久之,就都有意避開這單家圩子。

魏姓呢,離青龍澗稍遠一些,大概在一千多米遠的地方。

魏姓人比單姓人稍多一些,單家圩子男女老少總人口加起來不過八百左右,魏姓要比單姓多三百口人左右。

全村都姓魏,外麵的人就稱這裏為“魏村”。

這農村人種田最重要的就是水,更何況這裏還生產水稻,那麼水就顯得更加的重要了。

古時候的曆代帝王,隻要是明君,都要下令興修水利,隻有水利好了,才能保證莊稼的豐收。

民以食為天,隻要人民吃飽了就天下太平了。

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曆史,但凡是農民起義,大部分的年份都是天災的年份。

要麼就是被剝削的太嚴重,整日沒有飯吃的情形才會逼得人們去造反。

都能吃飽飯,誰會去造反?真都吃飽了沒事幹閑的?

正是因為水對人民的重要性,中國大部分的城市都是依江而建,或是依湖而建。

農村也一樣,哪裏有水,村子就建在哪裏。

所謂進水樓台先得月,單姓離青龍澗近,用水就比較方便。

魏姓離青龍澗稍遠,用水就有些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