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又吃雞(1 / 2)

張百知解釋道:“都是為了個人愛好,這點錢都不舍得為自己花的話,那人生還有什麼樂趣?”

潘曉婷頓時詞窮了:“你有錢,你說什麼都對!”

張百知笑著說道:“別這麼說,我們都是自己人,就別黑我了!”

“哈哈,哪有哦,我是說真的,你看你們這些有錢人隨便吹吹牛逼都是一副大道理,同樣是這些話如果放在一個普通人嘴裏說出來,那就完全不一樣了,人家隻會說這個家夥隻會吹牛逼,不幹實事!”潘曉婷一副看透世間紅塵地樣子出口成章,令張百知歎為觀止。

這說明他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還是比較接近的,很多人都覺得馬雲、馬化騰成功自然有成功的道理,他們所說的一切都是有事實依據的,要不然他們不會有今天的成就,這就是他們和張百知想法不同的地方。

而張百知所認為的是,馬雲成功有他自己獨特的方法,這套方法用另外一個人去做,結果可能是一敗塗地,所以成功學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一些學者或者商界人士聽那些成功的大佬們講經實際上隻能當做是吹吹牛逼,真正起到實際作用,幫助他們改變人生軌跡的少之又少。

當年跟馬雲一樣有才華有思想有行動有膽識的人豈在少數?

這個世界上比馬雲還要敢拚敢闖的人難道沒有一個人嗎?

最終成就最大的不還是隻有馬雲一個人嗎!

所以張百知也不再這個話題上多費口舌了,隻需要知道潘曉婷跟他的見解是一個方向的就行了,這樣兩個人在一起聊天就不會嫌對方話多,所謂千金易得,知己難求,在這個燈紅酒綠,充滿銅臭味的社會中還能夠遇到一個這麼聊得來的人也算是一種幸運了。

兩個人聊著天,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差點就把做菜的事情忘了,張百知加快速度把手中的土豆切成小塊,然後準備蔥薑蒜三兄弟,開始烹飪第一道菜,大盤雞。

這是新疆的一道名菜,其願意20世紀80年代,一個合格的吃貨肯定聽說過或者品嚐過這道菜,有些地方會加入粉皮,但是張百知不太喜歡吃粉皮就沒有加了,隻加了一些不是特別辣的幹辣椒和花椒。

張百知做菜和做人的理念是一樣的,他不喜歡墨守成規一成不變的做法,有些人會說傳統的手藝就是要按部就班的來,那些所謂的創新隻不過是為自己手藝丟失而找的借口罷了,然而張百知並不是這樣,正宗的新疆大盤雞他不說百分之百能夠還原,至少也是大差不差。

有時候正宗不正宗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到底誰來評判,國家也沒有一個專門機構去檢驗這些東西,所以糾結這些完全就是閑在家裏沒事找事。

潘曉婷自然不會這些,她做的菜都是五花八門不入流的品種,想怎麼來就怎麼來,所以一直在旁邊觀看張百知操作。

張百知拿起砍刀把雞剁成塊,又準備了一寫青辣椒,起鍋燒油,放入一些白糖,炒化之後,將雞塊直接導進去,炒至上色。

然後加入花椒,八角,花椒,翻炒一會兒加入蔥薑蒜三兄弟,繼續翻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