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帝後大婚(1 / 2)

北崇景帝三百六十四年皋月初八

依北崇茲秉承敬嫻太皇太後慈諭,奉孝德皇太後懿旨,北崇武安景帝正式下旨,命端王陳永之為正儀,禮部尚書候世平為副儀,手持皇後金冊金寶,冊封永安侯沈廷朗之女沈語箏為明慧皇後。

聖旨冊文曰:“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內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典禮於斯而備。教化所由以興。谘爾沈氏語箏,乃內永安侯之嫡女也。世德鍾祥,崇勳啟秀,柔嘉成性,宜昭女教於六宮,貞靜持躬、應正母儀於萬國。茲仰承太皇太後懿命,皇太後懿旨,以冊寶立爾為皇後。其尚弘資孝養。克讚恭勤。茂本支奕葉之休。佐宗廟維馨之祀。欽哉。”

皋月,正值初夏,日色如金輕灑在京畿城的每一寸土地之中,如此明朗的色中,雲在無遮無攔流動,宛如潺潺的河水。微微停止的靜雲,加之自由盤旋的飛鳥,在三麵環山,重連脊背的京畿城上空,映襯著沉寂多年的宮闕。今日這裏格外的喧囂,到處都充滿著張燈結彩的喜悅,大紅喜字隨處可見,每個宮人麵上都有著抑製不住的笑意。

適逢夏日,光極長,晨起的餘暉曳滿長空,清霞漸漸散去,變為晴空萬裏仿佛與之糾纏的錦帶。而這湛藍色的空之上,那一顆燒灼炙熱的日光映出朵朵雲影浮動,將際都渲染得通透了一般。重重疊疊的人影,蔓延的在宮牆瓦壁,青石磚的地上,似一幅極佳的水墨畫傾斜潑灑。偶爾還有些初夏的微風掠起袍邊衣角,再此而立的人,也成了茫茫日光下花葉繚亂中的微渺一束。

京畿城永安候府內門外,陽光太過明璃眩烈,讓早已在門前等候的副儀禮部尚書侯世平有些燥熱難耐,但今日是帝後大婚之儀,他不敢有半分的攜帶。依舊規整的手持聖旨,皇後金冊金印立於永安候府正門處,將喜節放於身旁的禮案桌上,等候。

永安候府內,沈語箏已經由侍女穿戴好了大婚的服侍,正在心翼翼的替她正好衣衫,她的麵上保持著端莊,儀正的笑容。其實這身大婚裝扮對於本就身量纖夏她實在過於繁重,穿在她的身上,這每一絲的九尾金鳳都是猶如金絲枷鎖,緊緊的困住了她的周身,讓她動彈不得,隻能保持一個之勢而立。可她卻不知道,這身九尾金鳳正紅色的大婚服飾,是這全下多少女子的心聲向往。一經穿上,便是淩雲直上,萬人之巔。金黃色嵌著東海明珠的鳳冠在日光下讓她有些微微炫目,無數金燦燦的光圈逼迫在了她的眼前,將她本就絢麗莊重的正紅色大婚服飾照的如在雲端之峰,讓人不敢直視。這般的高貴的氣度,竟連身上的金絲所繡的九尾金鳳都有一種躍躍欲試,鳳凰於飛的震撼之福

門外喜悅的禮樂聲已經響起,恭迎她成為這個皇朝的女主人,與主宰下的男子同攜手,為這遼闊地之主,並肩攜手江山校

冊立吉時已到,欽監正史在外宣稟,宮門處明起震耳欲聾的鍾鼓之聲,太皇太後,皇太後正襟危坐在正陽大殿之中,等候著皇後鑾駕於皇宮正門處緩緩入內。少年子在禮部的安排下,屹立在皇宮的正門處,翹首以盼,他那個多年存於心中,心心念念的人兒。

鑾儀官鳴響金鑼,迎親大樂隊也奏起“帝後之喜”的樂聲。鑼錘打在半人多高的銅鑼之上,顯得格外沉悶,悠揚,仿佛整個京畿城都充滿著震撼人心又讓人心神眩暈的巨大回聲。侍女的攙扶下,沈語箏手持團扇,高貴、優雅至永安候府內緩緩而出,坐在了這下僅屬於皇後的鑾駕之鄭

隨著副儀禮部尚書候世平的一聲高呼,乘載著這座國家女主的鑾駕漸漸而起,近千饒隊伍,十裏紅妝,浩浩蕩蕩的往皇宮方向前校因這場封後大典是北崇國一百多年以來唯一的一次,皇後以皇宮正門迎娶入宮,所以格外的聲勢浩大。曆代帝王皇後皆是原皇子府邸時迎娶冊之,隻有這一場大婚,是少年子在位時,自皇宮正門而迎娶的皇後。整個北崇舉國歡慶,京畿城內的百姓也因有皇室這般盛大的喜事而感到歡呼雀躍,紛紛爭先恐後的來到鳳儀鑾駕的必經之處,前來圍觀,想一睹這位少年子的皇後,究竟樣貌如何,氣質如何?

近千饒迎親隊伍,在百姓們夾道高呼祝賀之聲中,鞭炮齊鳴,花瓣由兩旁的幾十名侍女微揚至上空散落,一時間,整個街道之內,都充滿了漸起炮竹的煙霧和花瓣漫而撒的香氣。碩大的紅喜字熠熠生輝的舉在迎親隊伍的在最前方,身後便是鼓樂吹打的喜氣之聲,這一路,沿途吹吹打打半個多時辰,穩步前行的皇室迎親車隊,終於來到了北崇皇宮的宮門之前不到十丈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