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有人看出興衰,也有人看出人性,有人研究哲學,也有人明白規律,但對曆史的研究卻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何況書寫曆史的人,總會要避免掉對自己不利的部分,曆朝曆代被篡改的、可以忽略的史實總使後人認不清楚真相,更何況,從上古至今,許多事情已經難以考證,甚至許多文字和語言都已經失傳,對於一個普通人而言,曆史知識也僅僅局限於教材的了解,或者更有興趣的人,通過搜索查詢考證去了解某一個時期的事件或某一個人物的曆史而已。

而對於曆史的研究是一門龐大的、深刻的學問,即使隻是曆史上的一個曾經出現的漢字,或者某人說過的一句話,都有可能存在巨大的爭議,當然這是曆史學家去研究的事情,而我們今天很幸運,無數的曆史學家的智慧彙集在一起,而同時又有發達的資訊信息,使我們能夠在短時間內有針對性的博覽,因此對於曆史的基礎認知能夠普及開來。

當然,這也僅僅是對於有針對性的了解,至於幾千年洋洋灑灑博大精深的曆史文化,要做個滿足現代閱讀習慣的通讀,卻依然不是易事,姑且不論文獻之中那些前朝曆代深奧難懂的文字,就是今天翻譯成白話文,也依舊枯燥乏味,對我們的閱讀習慣而言有著天然的代溝,那麼是不是會出現符合閱讀的,引人入勝而精彩紛呈的曆史書呢。

然而曆史由勝利者書寫這句話絕不是一句空話,我們今天讀來,很多其實是被閹割的和篡改的曆史,當然也有一些是憑空想象的故事,故而今天的曆史研究,便有文獻派和考古派之分,然而這個裏麵,我們知道曆史與哲學的不可分割,文獻派或者被人篡改,考古派則有諸多的局限,那麼還有一個重要的,也就是哲學推理,應該在裏麵占有一席之地,或者,我們可以命名為思想派。

從遠古時期到民國近代,我們都已經算是後來人,因此曆史是後來人書寫這句話也不錯,它對我們而言,就是一個了解過往的工具,卻沒有關於執政所需要的政治考量,故能夠較為客觀的敘述,當然,通讀就不深刻,那麼深刻的研究,便留給曆史學家去做,所以本書中的曆史,倒也不是通讀全書史庫的結果,也隻是根據曆史的進程,有目的性的檢索以及口語化的結果,即使如此,其工程量也遠遠超乎想象。

更何況,曆史之駁雜,其王朝更替,地理變遷,人物紀傳,甚至今天發現的一個石頭,也可能是某一段文明的見證,而全部了解,我想窮人之一生,恐怕連通讀都完成不了,更何論書寫,因此,今人讀曆史,都是依據一條線索,圍繞曆史王朝的更替,以皇室為核心骨骼,而已產生對王朝興替起到重要作用的事件人物為血肉,當然,還有一些並沒有直接關係的,但是對社會產生重要影響的事件,那便是肌膚和皮毛了。

對於曆史,我隻是愛好者,遠遠談不上研究,當然也就是普通讀者,很長時間我對曆史的了解都來自於各個層次的教材,直到我發現教材上有意無意的丟失了太多。而本書,就以普通讀者所能了解和理解的深度,展現一段粗淺的曆史,所以我想做說的隻是一種普及,以更通俗的方式讓人願意讀下去的普及,而處於這些史實之外,到底能夠讀出什麼不一樣的東西,那便是讀者自己的收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