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炎低著頭,在書房中來回走著,但走得越來越慢,最終在椅子前停下,捏緊的拳頭捶了一下椅背,然後又背到身後,匆匆出門。他穿過遊廊和小苑,來到了北堂。剛到門口,便能聽到裏麵的念經聲,楊炎立刻停下了腳步,習慣性地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著裝。雙手還沒整理完對襟就放下,當他轉身欲走時,身後傳來母親和藹的聲音:“是炎兒嗎,進來坐坐吧。”
“是孩兒。”楊炎立即回應,語氣中聽不出任何激動或憤怒的情緒,他馬上回身進入經堂,對著母親欠身行禮。經堂並不大,房門右側的桌台上供奉著諸多雕塑,它們是六上帝、九位神女(象征九幽)和十八位神王(又稱閻羅,象征十八座神山),雖姿態各不相同,但都流露著一種不可褻瀆的威嚴。雕塑前擺著一隻黑色的香爐,裏麵燃著九支鬆樹皮色的香,熏得剛進來的楊炎鼻子發癢。但他終究還是忍住了,行禮過後,扶著母親從蒲團上站了起來,攙著她到旁邊的座椅前坐下。楊炎坐在旁邊,看著母親小口地喝著水。
“有什麼話就說吧,這裏清淨。”楊母放下茶杯,打量了一會,並沒有看出多少端倪,隻好笑著對兒子說。
“媽,族裏沒什麼大事,隻是過來走走而已。”楊炎苦笑著回應道。
“沒事就好,這是上天諸神庇佑我們楊家哩,”楊母說著回望了神像一眼,然後提議道:“炎兒,去上柱香好好感謝一下眾神,我去取點東西。”
楊母吩咐完,便起身緩步出去了,留下楊炎一人呆呆地望著神像。楊炎並不相信這些神明,但向來不敢違逆母親的意願,隻好從匣中取出三根香,伸向香爐兩側的燭火,先蘸了蘸燭油,然後再抬至火焰上部炙烤。此間,楊炎想起與其走個過場,不如祈禱一下,願上蒼憐憫一下殷明這個可憐的孩子,保佑他能夠冷靜應對這一切。於是,捧著香火,跪在黃色的蒲團上,虔誠地行了三次禮,開始時隻是嘴唇翕動著,後來漸漸發出了聲音,最後的祈禱聲大到清晰可變——隻要他肯留下,我楊家必傾全族之力幫他成材。說完,楊炎察覺到母親的腳步聲愈來愈大,便起身將香插入香爐中,一臉嚴肅地掃視著各路諸神。
楊母端著一個包裹,扶著門框走進來,看到香爐裏高一截的香,對著迎上來的兒子粲然一笑,說:“兒啊,猜猜這裏麵是什麼?”
“看上去是軟的,能讓我掂量掂量嗎?”楊炎裝作一副十分好奇的樣子。
“不行,隻準猜。快,猜猜看。”楊母雙手將包裹抱在胸前,微轉過身去。
“那我猜是衣服,媽,你不會給我做衣服了吧。”
“你呀,想得美。說句實在的,自從馨兒進門,就再也沒有叫我這個當娘的碰過針線。你啊,前輩子修了多大的福氣,這世才能碰到這麼好的姑娘家。”
“哪有,這不是全靠媽日日念經行善。”
“你別貧嘴啊,好人家就應該好好珍惜,就像我這衣服。”
兩人有說有笑地走到茶幾前,楊母放下包裹,解開它,露出一疊幹淨整齊的衣服,雖然布料的顏色不再鮮豔如初,但仍帶有樟腦的清香。楊母輕輕地撫摸著衣服,笑著對兒子說:“這是我四年前的衣服,有點舊,但還能穿。本想給柳原她們的,不過人家嫌棄我,所以你幫我把它們贈給碼頭那邊的窮人吧。”
“柳媽哪敢嫌棄你啊,好了,這些衣物都交給我了,回去叫方馨給你置身新的。”
“別,前天馨兒剛給我做了身秋衣,這種事你就別管了,知道嗎?”
“媽,我懂,方馨我信任著哩,這種好兒媳,難道不讓我回去誇兩句。”
“衣服的事別忘了,說話客氣點。你如果有事,就先回去吧,我還有二十多遍經沒念呢。”
楊炎聞聲,便把包裹重新係好,挽到肩上,又欠身對母親行禮。剛要轉身時,母親把他叫住,說:“兒啊,侍奉神靈要心誠,說到做到。對了,媽雖老,不能給你出主意了,但有些話該說就說,說出來啊人舒服,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