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凶獸之一。出自《淮南子·本經訓》。它是水火之怪,能噴水吐火,它的叫聲如嬰兒啼哭,有九頭,故稱。堯時出,作害人間,被羿射殺於北狄凶水之中。[1]

其說始見於漢。傳說中的水火怪。亦用以喻邪惡凶殘的人。《淮南子·本經訓》高誘注:“,水火之怪,為人害,之地有凶水。”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提到北方有一條大河,水深千丈,波浪洶湧,人稱凶水。凶水中有一隻九頭怪物,名叫,既能噴水,又能噴火。十日並出時,凶水也沸騰了,嫌水中太熱,就跳上岸來,見人就吃,吃的時候,必須有9樣食品同時供它吃,因此成為大羿第3個斬殺目標。

中文名

出處

《淮南子·本經訓》

族種

上古凶獸

屬性

上古凶獸之一

能力

噴水吐火

名稱來源

其聲如嬰兒啼哭

始見

漢代

特征

形為九頭巨蛇

曆史起源

當初太昊伏羲氏生於成紀(甘肅秦安縣),自幼即思創造一種符號為天下利用,就是所傳的八卦。後來倉頡氏用了他的方法,方才製造文字出來,所以伏羲八卦實在是中國文字的根源。但是伏羲氏畫八卦的地方不止一個(河南淮寧縣北一裏,又上蔡縣東三十裏,都有伏羲八卦台),而最早的地方終究要算降生地方的成紀,所以成紀那邊伏羲所畫的八卦尤為文字根源的根源。那邊畫八卦的地方後人給他起了一座台,作為紀念。每逢下雪之後,那台下隱隱約約還有所畫八卦的痕跡。精誠所結,日久通靈,遇到盛世,就成祥瑞,遇到亂世,就為災患。所以那就是坎、離二卦的精氣所幻成的。坎卦四短畫,一長畫;離卦二短畫,二長畫,共總九畫,所以是九個。因為伏羲氏幼時所畫的,而且卦痕多不長,所以都是嬰孩的樣子。坎為中男,所以五個是男形;離為中女,所以四個是女形。坎為水而色玄,所以五個男嬰都善用水,而衣黑衣;離為火而色赤,所以四個女嬰都善用火,而衣紅。大抵這一種精怪所恃者,人不知其來曆出身,所以敢於為患。後來被大羿殺死了。[2]

當是九頭怪獸、怪蛇之屬,能噴水吐火以為災

外貌形態

是九頭怪獸、怪蛇之屬,牛身龍尾,能噴水吐火造成災害。[3]

相關解釋

①高誘注解說:“,水火之怪,為人害。”。

②《中華成語典故大辭典》認為:“可能是長著九個腦袋的水火之怪”。

③袁珂編著的《中國神話傳說詞典》認為:“當是九頭怪獸、怪蛇之屬,能噴水吐火以為災。”按高誘所說,是“水火之怪”,這個怪,我們既可以理解為是有實體的怪物,又可以理解成沒有實體的虛無縹緲的東西,諸如迷信思想中的鬼神之類。袁珂明確指出這是一種獸或蛇,這是說明是屬於一種有實體的客觀怪物,稱這種怪物既可以噴出水來害人,又可以吐出火來害人,如此,這種怪物,與武俠中那些擅長施毒解毒的武林高手相比,就顯得厲害且高明多了。武林高手所掌握的毒,是用來害人的,而解藥則用來解除毒性,是用來救人的。而水火之怪所掌握著的水和火,不管哪一樣,都可以用來害人,不管哪一樣,又都可以解除另一方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