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22年。

薛天朗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整頓自己的行囊。天朗之妻謝氏也正梳妝打扮著,她要自己永遠美麗在丈夫的心裏。不多時,天朗一切準備就緒,這十二年的準備,就為了有這一天。

十二年前,北人犯南河西一帶,時先帝剛得以還南人一統一盛世,天成王朝初建,百廢待興,實在無力對抗北方鐵騎。不得以一退再退,直至退到長江以南。後由楊蔑隻身一人入北軍大營,以天下大義、豪傑所為成功說服了北境之王李厚長,“南人”之稱就此出現。曆史上從來隻有北人,沒有南人。北人本是中原分支,常年抵禦外敵之下還遭受連年的賦稅增加,北境百姓怨聲載道。北境世家李家揭竿而起。由於朝政昏庸且內亂不斷,李家竟就此解放了北境,獨建李氏王朝,自此北境之人自稱北人。多年來李氏休養生息、輕徭薄賦,北境不斷墾荒,人口也迅速上升,至天新王朝滅亡之年,已成最強勢力。

天新228年,天新王朝的最後一年,北境大將王建上書曰:

陛下親啟,今南已至煉獄之中,災害四起而內鬥不斷,百姓黎民深受其苦。如此時進南,必為民心所歸。次軍之處定有百姓張燈結彩。陛下以天子之勢,四方莫不歸順。屆時南北合一,共尊陛下,陛下乃開萬世刻石之功也。望陛下念蒼生之苦,順上天之意,吾等為陛下馬首是瞻。

李氏王朝,千秋萬代的豐功偉績仿佛觸手可得。

然帝於殿堂之上曰:

國無善政,災變不息,朕之臣民三四無五畝之宅,農事連年欠收,而複欲遠事邊外乎!朕知南境天下大亂,無外拓之力,可解邊關,用於農事,樹宅墾荒,遺朕百姓。朕之臣民起居無憂,乃真萬世刻石之功也。贈王將軍金五十,已答其護國擁朕之心。

李氏連出好幾個賢明仁德之君,而南境卻剛得一統,其勢可想。李厚長掌幾世王朝所積功業,自認已到天下一統之際,他要開創大事業,要做全天下人民的太陽。

但又由楊蔑一席話,好似激發了深存內心的仁厚,不想生靈塗炭。畢竟仁厚是李家人的根。

厚長至長江邊上,對江高舉酒樽,一飲而盡,擲樽入江,大笑而歸。

天成王朝得到了殘喘的機會自然不會輕易放過,一邊嫁公主到李氏旁係,一邊到處以愛國情懷,土地情懷招募武林人士,俠義之士。又做足了宣傳力度,安排天成功臣之一:武林世家薛家嫡長子薛天朗作主帥,訓練軍隊,此時的天朗僅十六歲。但確實是最好的人選。天朗六歲練刀,天賦過人,十六歲時已是武林數一數二的人物。薛家霸刀是薛家存在的本,也是武林稱雄的本。而且關鍵在於天朗剛正的性格與報國的情懷。定下計劃三年後,先帝駕崩。由十二歲的小皇帝宋侯朎即位。有薛家坐鎮京城,四方諸侯倒也不敢有什麼動作,就此安然度過了九年。

十二年,天成人民像野火一般肆虐地瘋漲。十二年的時間已與北人數量不相上下。或許是北境的日子實在太好過,李氏王朝的軍隊、兵馬、百姓竟和十二年前沒什麼變化。好像靜止了,等著天成,來一場公平的較量。這倒也和李氏仁厚的性格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