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林婉月回了王府,一頭紮進了凝馨苑,蓮心則是吩咐廚房做了紅棗蓮子羹。
內室裏,蓮心一邊給林婉月按摩手指,一邊嘟囔:“好端端去貢院彈什麼琴。”
林婉月閉著眼睛,心想憑著赫連宸風的聰明應該可以猜出自己的意思吧。
前三首曲子取第一個字,就是“明謝(泄)題”,最後一首曲子《寒衣調》起源於一個故事。
女主角徐慧本是一家餐館老板的女兒,進京趕考的書生生了大病,住在她家,日久生情,徐慧給了書生銀兩助他趕考,書生高中後娶了恩師的女兒,作為狀元郎的書生拋棄了與徐慧的海誓山盟,徐慧聽聞後去了京城,為了見到昔日的書生,來到狀元府上做廚娘。
書生吃著熟悉的菜肴,想起了與徐慧在一起的日子,叫來廚娘,一看是徐慧,狀元郎承諾給徐慧一個名分,可是徐慧何等剛烈的女子,來找尋書生,隻是為了要一個說法罷了。
徐慧大聲斥責書生當時如何承諾自己的,後來離別之時又是如何承諾徐父的,徐慧雖是小戶人家的女兒,但是隻為妻,不為妾,既然書生娶了恩師的女兒為妻,徐慧自是不能成為妻了,就算是平妻,官家小姐怎麼會同意呢。
徐慧說完後一頭撞死在狀元府,據說當時是六月飛雪,人們都說這是老天爺看不過去了,為徐慧不平。
後人更是為了歌頌徐慧的剛烈寫了《寒衣調》,當初林婉月看見次曲的來源之時,來感慨了一番,按照東皇男尊女卑的風俗,徐慧應該感恩戴德的接受書生的“恩賜”才可以,一頭撞死實在是不知好歹,可見徐慧此人也是驕傲的女子。
赫連宸風作為京都的才子,對於曲目自然也是熟悉的,《寒衣調》指的就是徐姓廚娘,“明”字自然指的就是太子了,太子泄題,肯定和貢院的人有關。
就像林婉月所想的一樣,赫連宸風須臾就想通了其中的關鍵,於是找來小廝詢問廚房都是誰在幫工,這幾日的夥食很好,秋闈大考之後會想皇上奏明,賞賜一番。
小廝一聽竟有如此的好事兒,自然是將廚房裏麵大大小小的人員都說了一個遍,巴望著赫連宸風看在自己這麼詳細的份兒上,給自己也求個賞賜。
赫連宸風在聽完之後,確實也給了小廝一錠金子,小廝樂嗬嗬的拿著走了,來到無人的地方,還用嘴咬了咬。
這邊林婉月想著赫連宸風,後者則是不負所望,得到消息之後馬上著手查看。
既然徐廚娘招出了宋文書,接下來就是順藤摸瓜的將後麵之人都扯出來。
赫連宸風自是知道其中的厲害,秋闈大考關係到東皇的未來國運,萬萬不可大意,沒想到太子居然串通貢院的人買賣試題,實在是可恨的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