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有了希望(1 / 2)

深秋時節,廬陽市的街道飄灑著梧桐樹的落葉,像一枚枚金色的書簽,鑲嵌在大地上。

每年的這個時候,廬陽一建都會召開中層管理幹部大會。今年也不例外。

廬陽一建總部大樓7層會議室座無虛席,今年會議主題是繼續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妥善處理和解決曆史遺留問題。公司書記徐華明的語氣很堅決,針對淮寧項目停工事宜,相關分管領導要傾斜工作重心,要以壯士斷臂的勇氣推動項目進程。

一把手發話了,參與淮寧項目建設的各級領導自然神經就緊繃起來。大會小會一個接一個地開,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不行就走訴訟程序,推進不了就做好撤場準備。”法務負責人說。

“現在甲方金玉置業資金鏈緊張,如果我們一旦走訴訟程序的話,就怕逼急了,人撒手跑路,據我們分析,金玉置業現在是資不抵債啊!”財務負責人說。

“真不行的話,讓金玉的黃總明天過來,再談一次如何?”工程技術一部的王經理說。

“這個沒有太大意義,這一個月我們一起談了不下於十次吧,此人是當麵一套,背後一套,表麵上敷衍說資金馬上到位,這不,大半年過去了,我們就是被他忽悠了。”

“想當初就不應該相信他,這個項目就不應該墊資施工……”

分管淮寧項目的副總張長峰打斷了討論。

“好了好了,現在事已至此,要著重想辦法如何解決,陳年舊事就不必挖了。”

“……”

會議從下午3點一直持續到晚上12點,仍然沒有定論。

廬陽一建8層的大樓,隻有位於7層的2號會議室仍然燈火通明,在對麵十幾層漆黑的住宅樓映襯下顯得特別耀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慮,都有自己的觀點,仿佛都有道理,又仿佛都沒道理。在他們的心中,淮寧項目就好比手中突然接過來一個燙手山芋,無從下手的感覺。

這是中層幹部會議結束後的第七次小組會議了,今晚必須要出結論,並且要寫成報告提交到公司黨委決策,明天是最後期限。

淩晨時分,大家都睡意朦朧,最後張總突然打起精神,兩眼冒光,經過他的反複考量和深思熟慮,建議采取兩種方案上報黨委會,第一種方案清場結算,所有淮寧項目部人員全部撤出,如甲方不同意清場結算就走訴訟程序。第二種方案直接走訴訟程序,要求金玉置業支付拖欠的所有工程款,並簽訂補充協議,明確開工時間。

張總發話了,其他人自然都沒意見,加上大家都急切著回去補覺,便不由自主地鼓掌,然後一一散去。結束了這個漫長又糾結的夜晚。

次日一大早,張長峰拖著兩隻熊貓眼,找到分管工程技術一部的王經理。

一看王經理趴在桌上呼呼大睡,便側身輕輕拍了拍。

“老王,醒醒……”

“哎呀,張總,你這麼早就來了?”王經理揉了揉惺忪的眼睛。

“報告弄咋樣了?”

“初稿拉好了,你來看看。”王經理邊說邊站起來,把位子讓給張總。

像這樣通宵加班寫稿子,對於王經理來說還是第一次。

按理說寫稿子這種事情不應該讓他一個中層幹部親自操刀,但考慮到此次是書記親自抓,非同小可,事關重大,又要上報黨委會研究決策,加上王經理也是公司小有名氣的筆杆子,自然就不在話下了。

王經理真名王磊,40來歲,喜歡剃平頭,而且他的平頭十分有個性,仿佛一把鋒利的刀從兩鬢削過去,頭頂平如木板,三個平麵疊加在一起,如果不看麵部,儼然就是一個標準梯形的底和兩個腰。私下裏很多人稱他為“平頭哥”,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王磊當然知道這些小九九,不過似乎也樂意別人這麼叫他。

張總盯著電腦屏幕,不時用右手敲打敲打鍵盤,然後又和王經理側耳討論其中的用詞用句。稿子看完,整體還是不滿意,張總簡單說了一下需要修改的地方。然後準備起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