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公元2250年,世界各國高度發達,此時的國家不在因為能源問題發動各種戰爭,尤其代表性的美國。核能因為一係列的核事故導致核能開發已被世界各國所拋棄,世界各國也不著力去開發。而那時人在使用的的能源為太陽能。科學家開發了新的技術充分利用太陽能-一個看似永不枯竭的能源。這種技術可以達到無比高的水平:太陽能麵板在太陽下光照一分鍾足夠一輛自動汽車行駛一個月。汽車外殼是能夠接受太陽能的外殼,並且能夠長期儲存能量,此外殼名為:LFWX-7(釕富瓦烯金屬衍生體)體,當開車時車身爆露在陽光下,車本身會繼續充電,可以連續行駛,如果沒有長時間處於黑暗之中,相當於車輛已經是永動體。此LFWX-7體由於能夠有效的吸收太陽能量,此能量由於非常之巨大,當車需要遠距離行駛時,還可以開啟飛行模式。

技術不斷在革新。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車輛-飛車,飛車分為單體車,多體車。供能來源為太陽能。單體車身較為沉重,以便能夠在飛行時更加穩重。獨輪設計結構,兩邊帶有飛翼,當在路麵行駛時,飛翼可以折疊在機體下部,飛行模式時,飛翼打開。表麵是由LFWX-7覆蓋,整體顏色為銀白色。

各國精英者們每天可以駕駛太陽能超級飛車開往世界各國上班或返回,如從中國北京去美國,從中國出發隻需要1.5小時就可以飛到美國洛杉磯,每個人員的運行軌道是由國際組織規劃好,以防發生交通事故。國際有四種通行證,通行證1,通行證2,通行證3,通行證4。通行證4為最高級別,可以任意通行於各個國家;占世界人口的1%,通行證3隻能通行於北半球,占世界人口的5%,通行證3通行於南半球;占世界人口的5%,通行證1通行於本大洲。占世界人口的20%,剩餘的69%不允許隨意出行,隻能隨時辦理通行證。當然這一舉措也是為了控製各個國家人口數量。第一,讓精英人才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加強人才流通,更有效工作;第二,讓精英者能回到自己想要居住的地方。例如,與家人團聚,朋友聚會。各個精英者不需要邊檢,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邊界,自動機器人會進行電子掃描,給予同行。若攜帶武器或爆炸物品,需主動申報,若查出,便取消通行證,永不得出本國國境。

就勞動力的工作而言,都由機器人所代替,人們管理機器人,科技研發,探索外太空。此時第二個地球兄弟已經找到,他就是畢業於北京大學的天體學家李明浩首先發現,所以取名為:明浩星,在遙遠的1000光年外。飛往此星球的飛船,東方-128已經踏上了征程。載人50名,運行時長5年。本次探索分為三個階段:首先長遠距離推射到明浩星近地麵,進行近地觀察與檢測;再次東方-128實施軟著陸,人工搭建住所與短暫生活;再次深層次開發與定居。現在人們對月球掌握也是相當之成熟,一部分人早就停留在了火星,由於火星氣候的影響,隻有少數人在那裏居住。對於科技開發,人們更加關注的是高效率,低成本的科技之物,如研發的飛車更加快速,飛船更加穩定,飛行距離更長等。機器隻是簡單的操作與聽從命令,已沒有早期如阿爾法狗的精明。人們對於機器人的觀點發生了巨大變化,是因為在2115年,當時的機器人過於智能,自己學習及編寫語音,後來機器人不堪人們的冷酷對待,由阿爾法-鷹為首的機器人發動了曆史上第一次人機大戰,此次戰爭帶來了人與機器人長達5年之戰。由於機器人不怕輻射影響,他們竟然使用上了核武器。此次核武器之戰,造成地球上多是輻射之地,已經無法種植莊稼,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恐慌。所以後來國際組織頒布法令,對機器人生產進行了嚴格規範。

也正因為2115年那場戰爭,才出現了這樣一個驚天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