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少年(1 / 1)

原本平靜安詳的小鎮,由於周圍船家的搖櫓聲,頗有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架勢,柵門、小河水、石拱橋,小鎮古老純樸;由於它的竹籃子、石板路、河埠頭,甚至還有油布傘。

一位在小鎮上某個石巷家中的少年正在用紫銅、銀朱、普蘭、荔子等礦和植物炮製出大紅、大綠、杏黃等顏色著色。炮製的方法首先把製好的純色化入稍大的酒盅內,放進幾塊用精皮熬製的透明皮膠,然後把盅子放在特製的燈架上,下邊點燃酒精燈火,使之膠色溶為一起成粥狀,趁熱敷之於影人上。雖是色彩種類不多,但少年善於配色,再加上點染的濃淡含露之變化,使色彩效果異常絢爛。敷色後還要給皮影脫水發汗,這是一項關鍵性工藝。它的目的是為了使敷彩經過適當高溫吃入牛皮內,並使皮內保留的水分得以揮發。脫水發汗的方法很多,有的用薄木板夾住皮影部件,壓在熱炕的席下;也有的用平布包裹皮影部件,以烙鐵或電熨鬥燙另一種很老的土辦法就是用土坯或磚塊搭成人字形,下麵用麥秸燒熱,壓平皮影使脫水發汗。

沒錯少年正在敷彩,乃是皮影製作過程較為重要的一步,少年姓陳,名勿厭,爹娘早逝,小鎮的皮影極負盛名,年年都有人來小鎮購買皮影,時不時還會帶走幾個年輕人,無依無靠的少年,很早就跟在一個脾氣糟糕的半路師傅乾老頭做些髒活累活的雜事,辛苦熬了幾年,剛剛琢磨到點門道,結果事實無常,小鎮突然被本朝官服勒令禁止皮影製作,。

世世代代都隻會皮影製作的小鎮藝人,隻得紛紛另謀出路,基本都搬離小鎮,16歲的陳勿厭,也被掃地出門,回到石巷中後,繼續守著這棟爹娘留給他破敗不堪的老宅,差不多家徒四壁的淒涼光景,便是從小吃苦耐勞的陳勿厭也心生感慨。

當了一段時間的孤魂野鬼,每天靠一些掙不到什麼錢的營生勉強度日,偶然用算半個師傅留下的工具練習一下皮影製作,不知道為什麼陳勿厭冥冥之中感覺皮影跟他有種莫名的聯係,雖然這輩子都未必用的上這門手藝,但陳勿厭如往常掌握推皮運刀的手法的基本雕刻手法和刻,紮,鑿,打,挑的雕刻技巧。

大概每過一刻鍾,少年就會休息稍許時分,站起來伸展一下手腳,如此反複直到整個人脫虛,便一躺床上睡覺。

第二天,醒來後的陳勿厭抖擻了一下精神,他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以往的今天就是外鄉人進鎮的日子,隨便填飽肚子後便抓起蜷縮在自己床下的四腳蛇,按照小鎮的說法如果就有蛇類往自家屋子裏頭鑽,是好兆頭,主人絕對不要將其打殺驅逐,。

去年正月十五的時候,陳勿厭正在門口曬太陽,然後就有隻俗稱四角蛇的東西往自己床底下鑽,他起名二狗,這條奇醜無比的四角蛇,最近額頭上有隆起,如頭頂生角。

“走二狗我今天帶你去見世麵”陳勿厭對這四腳蛇說到,顯然四腳蛇十分不情願,陳勿厭隻得將它往外拽,最終將它拽出放入一個袋子中,然後心滿意足走向院門。

小鎮外人來往的並不多,照理說,小鎮皮影製作這棵搖錢樹倒了,就更加不會有新麵孔。今天陳勿厭跑向柵欄門口附近,在一座黃泥房門口停下,習慣了上山下水的陳勿自然也是心不跳氣不喘的。。

陳勿厭往向柵欄外,發現好些人在等著開城門,不下幾十人,男女老少,都有。

看到這裏,陳勿厭嘴角微微上揚,心中默念果然如此,今年果然不一樣呢,看來我猜的不錯,好戲要上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