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魂歸來兮(1 / 2)

三岔口,一個因道路交叉而得名的公路出口,因來往車輛眾多,在此路口也經常發生車禍。來往路口的附近百姓,每次途經此路口,都會顯得格外小心謹慎。

位於路口斜坡處,有交警部門樹立的一塊警示標誌,上麵寫著‘事故多發地,減速慢行’。即便如此,似乎依舊無法阻止在這個路口頻頻發生的交通事故。

早在三天前,途經該路段的一輛大貨車,不幸跟一輛停靠路邊下客的班車發生刮擦。看似簡單的一起車輛刮擦事故,卻導致班車上一名乘客不幸身亡。

究其原因,也是因為這名暈車的乘客,在班車停靠路邊時把頭升出車窗。當貨車與班車刮擦時,這名乘客腦袋直接被擠掉,車禍現場也可謂慘不忍睹。

相比當時乘坐這趟班車的旅客,目睹如此慘劇尖叫連連。正在路邊等車準備返校的一名年青學生,看著滾落到腳下麵目全非的頭顱,當場就被嚇暈過去。

當嚇暈的學生被路人認出,迅速送回距離路口不遠學生所在的河壩頭村,卻陷入高燒反複噩夢連連的境地。村中老人便說,學生在路口被車禍慘狀嚇掉魂了。

麵對自家孩子遭受的這種驚嚇,父母最終決定請村中最擅長叫魂的老人,準備來路口替學生招魂。雖說這有點封建迷信,可在鄉下這種事情也比較常見。

看著嫋嫋升起的香燭之煙,手舉火把的老人,將一雙運動鞋交到學生母親手中,神情嚴肅的道:“興華家的,抱好平娃子穿的這雙鞋,記住我剛才說的,咱們往回走!”

“嗯,福婆,我記著呢!”

將福婆遞來的運動鞋緊緊抱在手中,中年婦女開始跟著手舉稻草火把跟檀香的福婆,開始沿著回村的路行走。對她而言,兒子高燒不退,同樣讓其夜不能寐。

走在前麵引路的福婆,嘴中念念有詞,不時喊道:“平娃子,回來囉!”

“回來囉!”

福婆每喊出一句,跟在身後的中年婦女便會應上一句。寂靜的深夜,加上略顯清涼的夜風,讓這條平日看似熱鬧的公路,突然多出一絲令人恐懼的氣氛來。

正在專心這場叫魂儀式的人並不清楚,有一團肉眼難辨的不明霧氣,突然被這詭異又親切的聲音所吸引。有些不由自主般,順著檀香燃起的煙霧一路隨行。

走了十幾分鍾,舉著火把的福婆終於走到中年婦女所在的家門口,將即將燒盡的火把,放置在學生家的神台前,並將手中的檀香插進神台香爐中。

而後道:“平娃子,到家了!有祖宗保佑,一切都會平平安安!興華家的,把鞋放到平娃子腳下。把這袋米,墊到平娃子枕頭下。讓他好好睡一晚,明天應該就沒事了!”

從懷中掏出先前在路中祭祠過,裝著大米的小紅布袋,將其一並交到中年婦女手中。兩人又走到學生所在的二樓房間,將運動鞋跟紅布袋放置妥當。

看著似乎陷入沉睡的兒子,中年婦女忍不住掉淚道:“平娃子,一定要回來啊!”

站在旁邊滿臉倦容的中年男人,卻小聲道:“福婆,謝了!讓你這麼晚走一趟,實在對不住。等明兒平娃好了,我再帶他登門道謝!”

“有啥好謝的!隻要娃子平平安安,比什麼都強。晚上你們多看著點,如果平娃子晚上還會做噩夢發高燒,那等明天你們還是想辦法,把他送醫院看看吧!”

做為村中比較有名的神婆,福婆也知道自己這套叫魂的儀式,也並非百試百靈。知道眼前這對愛子心切的父母,也是病急亂投醫,找自己試試看能否有效果。

可在福婆看來,要是躺在床*上的學生依舊高燒不退,或許真要去醫院看看。那怕這年頭百姓都不願去醫院看病,原因自然是看病都免不了要花錢。

這種被嚇出來的病,就算去醫院治療,估計也會變成疑難雜症。到時花錢不說,估計也沒多大效果。可為了避免加重病情,心善的老人還是勸了一句。

經曆過破四舊的年代,老人也知道自己所做的事,也被定性為封鎖迷信。真要因為這個,讓夫婦倆耽誤治療孩子,那這罪過可就大了,她也會良心不安的。

聽著福婆說出的話,中年男人也勉強笑著點頭道:“好!要是明天還不好,我就帶娃子上醫院。福婆,我拿手電送送你,這麼晚路上也看不見。”

為自家兒子的事,勞煩年過七旬的老人,夫婦倆還是很禮貌,由中年男人親自送老人回家。始終擔心兒子情況的中年婦女,卻又重新回到了兒子的房間。

看著呼吸平穩,額頭也沒那麼燙,中年婦女又走到隔壁房間,催促同樣未睡的一對兒女趕緊睡覺。因為大兒子出了這種事,整個家裏都變得氣氛有些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