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上次老實誠抱著雞湯與往來的村民匆匆一別,這件事可以說是在整個村子炸開了鍋。
一傳十,十傳百,三五天過去,全是關於老實誠的話題。無論是意外的寶的真實度,還是老實誠到訪劉蘭英,半天未歸,都是這一兩年間的新鮮事。既沒有在人們茶餘飯後淡化而去,反而是發酵的厲害。
有人說老實誠撿到的是清朝開國玉璽,有的說是景德鎮出名的瓷器,還有說是慈禧太後夜壺,某個娘娘的玉如意,總之五花八門,沒見著真物,天馬行空怎麼說出來惹人堂目結舌,才顯得自己有水平。
對於村民來說,老實誠無論得到了什麼,那都是了不得事情,若是他膝下兒孫滿堂也就罷了,偏偏是個老光棍子,孤家寡人,容不得他人不動點小心思。指不定哪天老實誠飛黃騰達了,這份衣缽總得傳承下去不是?便宜了誰那都是一步登天的皇帝命。平靜了許久得小村落,宛如大潮降至,平鋪開來。
老實誠一日三次,都要到牛圈去巡視一番,得見寶貝尚在,才能心安。有一次一鋤頭下去,並未火星四射,也未聽見清脆的聲響,隻覺得四肢無力,差點癱坐下去,恨不得拆掉整座牛棚。一刻不停歇的翻弄,最後抱著寶玉,無力的四仰在牛圈正中,嗬嗬傻笑,也顧不得周邊紛飛的糞土,咬上一口,崩碎了所剩不多的一顆大牙,才去關注老牛躲在一邊驚異的神態。從那次去,好實誠從一日三次變成了一日八次,十次,二十次。
不知從何時起,老實誠的煙癮沒有往日那般濃烈了,與老牛談心的情況也一天比一天少,反而格外注重自己的形象,平時半年不洗一次衣服,隔三差五就要換上一次,打理打理胡須,站在門前東張西望,也不曉得是希望誰從自家門前路過。
家中的小土房漏雨,便有幾個手腳麻利的過來修繕,他們在屋頂居高臨下得向下望,老實誠坐在門口的大青石上與之對望:“老頭子我可沒錢沒給你們工錢咧。”
幾個泥瓦匠聞言哈哈哈一笑,都赤(和諧)著膀子,常年在地間幹活,漏出黝黑的肌肉,汗水順著胸前溝壑向下流淌。
“村裏提倡危房改造,您這屋頂子快成了篩子眼兒了,鄉裏鄉親的,誰家有苦難還不能幫一把,不談錢,不談錢。”
忙了一上午的幾個漢子,抹了一把額間汗珠,隻是進屋喝了兩瓢冷水,老實誠打算留下來吃上一頓家常便飯。
“一個村住著,互相幫襯是應該的。”
拍了拍老實誠的肩膀,幾人揚長而去,獨留下一人,手捧著剛摘下的新鮮果子,佇立院中,滿臉疑惑,呆若木雞。
下午便來了不少婦女孩童,皆是手裏帶著東西,老實誠走近一看,盡是大米白麵,瓜果蔬菜,連一絲粗糧都不曾尋不見半顆。平時趕上春節能吃上幾頓餃子便已是大幸,今日是什麼風,前腳修完了房子,立馬就來了食宿補給。
“愣什麼神呀,我們都是響應村裏相互幫襯的號召。”
老實誠被莫名給了好處衝昏了頭腦,麻木的接受下來,像丟了魂一樣,回不過神。直奔村頭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