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榆樹村於德寶(1 / 1)

由陝西過河北的省道上,向南蜿蜒出一條土路,路麵崎嶇不平,平時起風便是塵土黃沙漫天,趕上雨季就更慘了,泥濘不說,往往是走不得車的。

若不是這裏的老鄉親,八成是沒人記得順著這條路行上半個時辰,有個叫做榆樹村的寨子,住著八九十戶人家。

相傳這裏曾是滿清時期,八國聯軍攻占北京,慈禧太後帶領光緒帝倉皇出逃至西安,途經的一個村莊,丟下金銀珠寶無數。

抗日戰爭結束後,曾有不計其數說不清道不明身份的人到訪此地,都打著考古的名義,借此挖寶,一時這座村莊風光無限。

時至今日,百年過去了,當年的繁華早已不在。趣聞樂事反而傳承了下來,成為村民茶前飯後的談資,抽上一袋煙,吧嗒吧嗒嘴,一笑置之。

村中的屋舍很是密集,向南則是一眼望不見盡頭的莊稼地,年輕壯碩的青年看到不到生活的希望,大都進城務工,找份說不上好壞的工作維持生計,閑暇之餘也在吹噓自己生活的祖地是多麼的神秘,隻是沒有一點回去的念想。留下幾十口年過半百得老人,才得以證明這座村子還有那麼一絲煙火氣。

清晨,村東頭的老實誠早早吃過了早飯,扛著一杆鋤頭準備下地勞作。

老實誠原名於德寶,年輕的時候在合作社出了名的實在,因為踏實肯幹,不少青年女子青睞於他,照理來說找個婆娘結婚生子不成問題,也不至於年過半百,女人味都未曾聞過一口。

每當被人問起原因的時候,老人都是羞愧的一笑,擺擺手不願意多談。

從同齡的人嘴裏得知,於德寶不善於表達,也沒什麼文化,更別談什麼風花雪月了。

曾經有幾個姑娘暗送秋波,偷偷私會,別人一問,就差沒把人家內衣什麼顏色說出來,全部兜了老底,在那個年代,誰家閨女不要顏麵,慢慢的也就漸行漸遠。

也曾有一個姑娘不在乎世俗眼光,願意為其相夫教子,他倒好,發揚英雄主義,因為別人一句話,拱手讓人了,也就做實了老實誠的名號。

人們常說世界上沒有這麼傻的人了,傳到於德寶耳裏,他也隻是放下手裏的活計,辯解一句這叫吃虧是福,算命先生都說了我命裏有黃金,所以才叫於德寶。

“得了吧,老實誠,你能發了財,我跪地下給你舔屎!”

想起曾經的往事,於德寶憨憨一笑,緊接著又有些黯然,那位曾說為他舔屎的老朋友,已然離世,分明記得半年前還在一起下棋,喝茶,聊一些陳年舊事,這人啊,怎麼說沒就沒了呢。

他低頭看了看自己有些上了年紀的白條紋半袖。他從小就喜歡敞開扣子穿,這樣涼快,露出黝黑皺巴巴的皮膚,還能經得起幾許風水雨淋?臉上的肉也開始鬆弛,雙頰深深凹陷下去一個洞似的,全身上下看不見一絲肌肉,年紀大了,也就不在修邊幅,巴掌長的胡須隨風飄動,一頂破舊鬥笠隨意的頂在頭上,仿若有了這個東西,就能為他遮下所有的風雨。

老實誠直了直腰杆子,左手遮擋在眼前看了看日頭有些力不從心,他向前走一步,身後還算是壯碩一點的老牛就跟上一步。

晨陽起,望著他單薄的背影遠去,莫名的有一分暮氣沉沉的感覺。

他在想如果他真的發財了,願意為他跪地舔屎的老人還能兌現承諾嗎?肯定不能了!

那個兒時告訴他命中有黃金的老先生可能骨頭渣子都不剩了。人一旦沒了,說的話也就是屁了。

真的發財了又能怎麼樣?膝下無兒無女,唯一一個老哥哥,身體還不如自己,兒女倒是不少,都與這個榆木叔叔不親,人到暮年,生帶不來,死帶不去,徒增煩惱。

老實誠剛直的腰杆不知何時彎了下去又被他直起,老實誠仿若更實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