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混在三國的鑄劍師(1 / 2)

“孔明先生,這是先生訂做的佩劍。”

泠開將手中的佩劍遞上去,雖然已經鑄劍不少。但是真正給這個時代的名人鑄劍,這還是第一次。說不緊張是不可能的,特別眼前還是在三國之後已經被神化得不能再神化的諸葛亮了。

佩劍長二尺三,以漢劍中六麵劍為模版而鑄造。劍身為古劍的青銅為主,其中隱隱泛紫。雖然此時也有著紫微星或者紫氣東來的說法,但是紫氣也隻是貴氣而已,並沒有在後來成為帝皇的標配。此劍古意與貴氣並重,插入劍鞘之中卻不顯鋒芒。

自然,腹有詩書氣自華。

劍格處以古字金文書寫“臥龍”二字,隱隱中似乎龍頭,並且以此作為延伸,以劍紋從劍格處開始,於劍尖為龍尾。而劍首這是一個有如環首刀一般的圓環,其中一個圓潤珠子鑲嵌其中,此為龍珠。

作為諸葛孔明的佩劍,臥龍一劍拔出仿佛有龍吟咆哮一般。

“好劍!”諸葛亮不禁讚道。

此時的文士皆是文武雙全,便是諸葛亮不擅長劍,卻也習劍。自然也懂得此劍的難得,更何況這隻是在臥龍崗這樣的小地方的鐵匠鑄造而成,便更加難得了。說道興起,諸葛亮便拔劍四顧,盡情舞動。雖然不似青蓮劍仙一般擅長舞劍,但卻也虎虎生風,比一般人都要強上許多了。

“好劍法。”待得諸葛亮停下,泠開也讚道。

畢竟人家諸葛亮就是靠智慧吃飯的,沒想自己沒有看到諸葛亮直接給錦囊裝逼,卻是看到了諸葛亮耍劍的一幕。

“說笑了。區區劍法,強身健體尚可,防身也差點意思了。”諸葛亮很有自知之明,將佩劍還鞘之後便道:“佩劍之時,我忽而覺得神清氣爽,煩惱之事融會貫通,不知是否此劍功勞?”

“隻是先生太在意一件事情,而在剛才跳出局外,從而融會貫通罷了。”

“你,果然不是普通人。”聽到泠開的談吐之後,諸葛亮也確定道:“所謂鐵匠,不過是掩飾?”

“我是鑄劍師。”泠開說道:“我姓泠,泠開。本意為清水,是為龍泉之水。”

“龍泉?龍淵劍?”諸葛亮似乎明白了:“既然如此,那就算孔明占便宜了。”

“不算。就算是先生,也是要付錢的。”泠開微笑道。

……

相談甚歡,泠開不僅是得了不菲的銀錢,而且還算是結識了諸葛亮。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之中,要想安全的話,就必須去抱大腿。隻是在諸葛亮都二十好幾的時候,那麼能夠爭霸天下的大腿也剩下不了幾個了。未來肯定還是三足鼎立的三國的世道,所以魏蜀吳這三條大腿才是最好抱的。

但是曹操那裏是謀士如雨,武將如林,給他效忠的都需要排著隊;孫權那裏根本融不入江東世家以外的人;剩下的大腿,自然還是新野這裏困守的潛龍劉備了。

這時候傍上劉備,那可是從龍之功啊!

雖然別人來到三國幾乎都是霸主賢君,再不濟就是文士武將。而像泠開來到這裏之後,卻隻有孤零零一個鑄劍係統跟著自己。雖然說這個隻要準備好材料就能夠完成鑄劍的係統,就讓泠開這樣一個壓根就沒有多少經驗的人也成為了鑄劍師這一點就非常厲害,但是……

士農工商。

這樣的話,自己最多就是工匠啊,社會地位太低可是一點用都沒有。而且別看人家商人地位最低,但是架不住商人有錢就是厲害。這麼說來,自己可就是墊底的那一群人。

如果不做些什麼來改變的話,可真的不行。

而這個時候,諸葛家便交給了自己一個訂單,關於佩劍的訂單。

在這個時代之中,雖然什麼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方天畫戟、亮銀槍、馬槊等等才是猛將使用的武器,但是這其中無論是文士還是武將,都是需要佩劍。佩劍不僅是武器,更是身份的象征。

諸葛亮需要佩劍了,也就是他需要出去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