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市井藏龍(1 / 2)

前言:劉邦,漢高祖,大漢王朝的締造者,開國皇帝。他一手打造了西漢帝國,一手打造了王霸結合的封建體製,對後世影響深遠。

其跌宕起伏的一生,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秉承永不言棄的堅韌執著,以一介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的英雄事跡永載史冊。他永不言敗的精神在曆史的長河中,經歲月的沉澱和升華,最終化為我們民族之血,流淌在我們身體裏。中華民族自此是有血性的民族,中華民族自此叫漢族。

開創貞觀之治,建立大唐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和魏征的一次交心談話中。

魏征:“太宗您雄才大略,戰無不勝。自覺和曹操相比如何?”

唐太宗李世民:“曹操為將智有餘,為帥量不足,若和曹操逐鹿中原,鹿死誰手未可知。”

魏征:“比高祖劉邦如何?”

李世民:“高祖從諫如流,知人善任。我遇高祖,北麵事之幸爾。”可見,在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心裏,也自愧不如漢高祖劉邦。

聖人孔子對龍有這樣的描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罔(網捕),遊者可以綸(線釣),飛者可以矢(箭射)。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以上天,下潛藏九淵。行雲布雨,恩澤天下。

劉邦龍行虎步,率從風雲,征亂伐暴,廊清寰宇。蘇軾說:“古之英主,無出漢高。”

***對劉邦的評價:“老粗出人物,封建皇帝裏最厲害的一個。”

觀劉邦一生,正如《易經》所說: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

第一章市井藏龍(赤龍轉世)

戰國末年,戰亂紛紛,百姓困苦,民不聊生,曆來戰爭給百姓帶來的災難是深重的。在秦一統六國的戰爭中,秦軍如黑雲壓城的強悍攻勢下席卷殘雲一般,各國如秋風落葉,紛紛敗退。割地,賠款,不斷被蠶食。戰爭造成的傷害,都會轉嫁給百姓,老百姓的生活一天不如一天。

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的一天晚上,沛郡豐邑縣中陽裏,北風蕭蕭,大雪紛紛。太公(劉邦的父親)一家人圍在火爐旁烤火,火堆裏幾個烤芋頭正散發著誘人的香味。

太公一家人並不富裕,普普通通的農民,日子過得緊巴巴的。還好,太公和妻子劉媼(古時地位不高的女子,一般跟隨夫姓)勤勞樸實。他們日出而作,日末而息,勉強能維持一家人的生計。

劉媼挺著大肚子,已經快到預產期了,這是第三個孩子。自從懷上了這個孩子,她就覺得這個孩子比前兩個鬧騰多了。經常在肚子裏摸爬打滾,折騰得她一點不好受。

突然,劉媼肚子一陣絞痛,顆顆汗珠從顆頭滾落下來。她輕輕按著肚子,對太公說道:“他爹,我怕是要生了,肚子痛得緊。”

太公:“你先忍著,我這就去村頭叫產婆李嬸。”

然後他轉過聲來,對劉大說:“阿大,你好生照看你娘,快去燒開水。”

說完扶著劉媼上床,讓她躺著,給她蓋好被子,然後急匆匆地跑去找村頭的李嬸。

不一會兒,太公領著李嬸來了。

李嬸進房間看了看劉媼,說道:“是快生了。準備好剪刀,熱水,麻布。”

太公心裏高興,微笑著說:“有勞你了,我這就去準備。”

太公上前握著劉媼的手說:“別擔心,有我在。”

劉媼點了點頭。

很快一切準備就緒,產婆讓太公在房間外等著。聽著妻子痛苦的叫聲,太公心裏很著急,在客廳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平時他就聽妻子常說,這個孩子愛鬧騰,此時太公心裏暗暗祈禱:“千萬別出什麼意外,母子平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