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又結實的竹籃子喲,快來看看呀。。。結實耐用的竹笊籬。。。便宜又好看啊。。。”
靠近碼頭的大街上,叫賣聲此起披伏,一個清脆的童聲響起,附近的大人們帶著善意的微笑,望著那叫賣的小童一眼,匆匆離去。
小童大約六七歲,圓圓的腦門光溜溜的沒有頭發,不像鎮裏的孩子那樣留著衝天辮,或者挽著兩個小髻。
靈動的雙眼異常明亮,五官清秀,身上穿著舊衣裳,領口和袖口都是補丁,看那針腳不像是女人縫製的,歪歪斜斜的像泥地裏的雞爪痕,但卻洗的很幹淨。
“先生你看,那個小哥哥好好玩啊,他怎麼沒頭發啊?”
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梳著小辮子,一套粉紅色的裙裝穿在身上,手腕上帶著金色的鈴鐺,拉著一位中年文士的手,指著小童的方向叫道。
那文士頜下三縷長須,麵容清雋,身上一股書卷之氣,一看就知道是飽學之士,聽到小女孩的叫聲,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去,正是那叫賣的小童。
文士看了一眼轉頭對小女孩說:“淵清不可以笑話別人的哈,沒頭發也許是人家生病了呢,咱們淵清是好女孩,要有同情心才對。”
“嗯嗯,知道了先生,淵清很乖的。”
小女孩點著小腦袋,眼睛卻還是看向那小男孩,看樣子還是很好奇,畢竟元虛大陸的規矩是七歲的男孩就可以上學堂了,讀書人最講究儀容的,沒有頭發會被人笑話的。
文士無奈的笑笑,牽著她走過去問那男孩道:“孩子,這些是你編的啊,看起來手藝很好啊。”
男孩早就看見他們兩了,見他們過來,覺得有生意上門了,馬上站起來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回答道:“這位先生,小子年幼,還做不出來這手藝,這些是我祖父編製的,小子拿來換些銀錢貼補家用。”
文士見他行禮,訝異這多看他一眼,雖說自己身穿文士服讓人尊敬,可這孩子還小啊,能這麼知禮,應該是家教很好才是。
可看他穿著打扮,還有這麼小的年紀出來做買賣,家裏不像是有讀書人才對,當然世家子弟更不可能了。
好奇心頓起,文士微笑著問道:“孩子幾歲了,家中大人怎會讓你來賣東西啊?”
小男孩規規矩矩的回答道:“回先生的話,小子今年七歲,祖父年邁,雙目失明,不良於行,故而小子拿著他老人家編製的物件來換錢。”
文士見他隻說祖父,明白這孩子恐怕沒了父母,微微點頭讚許的看著他,小女孩好奇了,她不懂啊,脆生生的問道:“小哥哥你爹娘呢,他們怎麼不來賣東西啊?”
文士急忙輕喝一聲:“清兒”
小女孩不明所以的望著他,小男孩眼神一黯,聲音有些低落的回答:“我爹娘戰死了。”
“啊。。。小哥哥。。。淵清不知道才問的,你別傷心。。。”
小女孩急忙解釋,慌亂的搖著兩隻小手,想要拉他又不好意思,小男孩擺擺手,微笑的說:“沒關係的,已經五年了,我已經不難過了。”
嘴裏安慰著小女孩,眼神中還是透著一股哀傷的神情,文士看著他懂事的樣子,溫和的問道:“孩子,你七歲了該去學堂讀書啊,陣亡將士的遺屬,東臨國官方有責任撫養你長大的,贍養費應該夠你上學和生活的才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