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經典——我命由我不由天——題記
“媽,我回來了。”
韞闐是應屆高三生。父母都是考古學家的他,總是一個人在家。
他總是不知道父母什麼時候在家,因此他保留了說:我回來了的習慣。
聽到韞這個姓,很多人想到的是明朝的盜聖韞韜。他確實是韞韜的後人。
站在衛生間的鏡子前,他洗了一把臉。他家雖然很大,但是離學校很遠。他總是要先坐地鐵到郊區,在跑步到家,因此身上都是汗。
摘掉眼鏡的他,一臉邪氣。臉長得很精致,有棱有角。特別是他的眼睛,充滿靈氣。
帶上眼鏡的他,卻又完全不同的景象。文質彬彬,宛如偏偏君子。一副金絲圓框眼睛,架在脖子上,用白麵小生形容,絕不為過。
他坐在書桌前,深呼吸一口,取出書包中的作業。明天便是高考了,以他現在的成績,隻能正好考上一本,但是985或者211,除非奇跡出現,不然絕對不可能。
他做的是曆史作業,右手揮舞著水筆,一條條題很快解決了。他是韞韜的後人,對曆史有本家自己的研究。他從小就被在這種環境中培養,曆史自然不錯。他的父母希望他也做一個考古學家,不負韞這個姓。把它發揚光大。他當然不這麼想。
令人驚奇的是他的左手。一片閃著墨綠色的小東西,在他的左手上翻轉,挑起,落下,旋轉,一直沒有停歇。就這麼一直動著。突然,小東西突然脫手了。他站了起來,小東西突然掉到木桌上,立在上麵。看到的人一定會驚呼出來,這是小刀一樣的東西,是一片的,下麵是尖的,上麵稍寬。這是指間刀,是市井小偷的工具,用來隔開人的口袋,這樣口袋裏的東西自然就掉出來了。手法高明的人,受害者絕對無法感受到自己的東西被人偷了。
傳說在韞韜被明朝招安前,也曾做過小偷。盜墓,算天術這種技術都是招安後發明的。
韞闐走到了家裏的一扇門前,嘴裏叨著“家裏的初一的曆史書去哪裏了?”然後打開了門。
門後是一個樓梯,通往樓下。樓下顯然是個儲物室,他打開了燈,儲物室很大,有一個地下室的資料。看樣子都是他父母的文獻資料。他從中間的走道通過,到了最裏麵,他在裏麵翻找著。這裏麵都是小東西,他的指間刀也是在這之中找到的。
良久,他找出來一本書,上麵充滿破破爛爛,隻能依稀看到書的名字《老子X爾注》,中間的字看不清了。
“《老子想爾注》?不就是《道德經》嘛,怎麼會在這種地方。”他感到很驚訝。這種東西,怎麼會放在這些重要的教科書之間。他翻開了第一頁,裏麵寫著一行字:
你翻開這一頁之後,可能會改變你的人生。如果你隻想做個普通人,你就不要向下看了。但如果你希望有力量改變人生。請你翻下去。——韞韜
老祖就是喜歡搞這種神秘兮兮的東西。他這麼想著,向下翻去。
他剛翻開下一頁,發出一陣光。他便暈了過去。
第二天,他一起來,便已經六點多了。
“來不及了來不及了。考試了。要涼”他叫著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