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湖位於葬劍穀腹部,後方是聽雪與聞風兩棧,前方是山門。一前一後兩條大路十分寬敞,若是眾人散去理應十分容易,隻是此時兩條路卻都被堵住了。
在洗劍池飛出第一道劍氣落入聽雪棧後,外圍的葬劍穀返璞境弟子便已把守住了通往內穀的那一條路。
孟厭章進入北疆三個月,十幾座大小宗門皆被攻破,葬劍穀作為北疆道門之首,無可厚非的將逃亡修士一一接納。原本寂靜無聲的葬劍穀一時間先後湧入近兩千人。
人多力量大卻也雜。
三教百家!儒、道、釋之後便是法、兵兩家。
齊天子末期,七朝混戰,搖光之所以能在三十年內陸續滅掉六朝,除了有那個鬼穀山秦儀之外,更重要的是法主內兵主外的國策。四百年前,一個讀書人被儒家書院逐出,隻因為他在某次書院考較時,寫下了五個字。
兵者,詭道也!
在禮樂治國的四百年前,那或許是欺師滅祖的言論,然而四百年後的今天,六朝的滅亡,搖光的一統,甚至後來商家的蓬勃發展無一不在驚醒世人。
人心不古,世態炎涼。欲存於世,必行詭道。
在第一批逃亡修士入葬劍穀後,楚餘真便開始擔心一個問題。
細作!
北疆大小宗門十五座,弟子數千。即是各宗門弟子碟譜葬劍穀盡數收錄,但僅憑一個名字,與潦草的相貌描述,肯本無法準確的驗證每一個人。
七十年前,搖光與開陽兩朝的拚死一戰,便是因為七十名細作的內應,使得開陽大敗,三十萬開陽軍人被坑殺。
論詭道之術,七十年前坑殺三十萬開陽軍的那個人可稱大澤四百年來前三甲。而此時進軍北疆的搖光統帥孟厭章正是他的弟子。
於是,楚、穀二人一夜未眠之後定下了一條計策。
風吹葬劍穀,雪落十裏亭。
二十裏外,小金蟬盤腿坐地,口中默誦超度亡魂的佛經。楚餘真立於小金蟬身前,麵前是有著搖光利刃之稱的兩千孟家陌刀將,身後是一百歸真境的葬劍穀弟子。
風吹雪落衣衫白。
洗劍池已經前後揮出三道劍氣,這也就意味著閉死關的掌教道心已動。
修道分四境,返璞、歸真、通天、仙人。
四境之中,唯有通天境入仙人境最為凶險。一旦選擇破境,要麼成功成就仙人要麼失敗心門崩壞。
沈傷遠修劍道,一身殺意。而入仙人境需要斬心魔,沈傷遠的心魔便是一個殺字。先前兩劍,一劍落於魚龍鎮酒館,公孫季心門被毀卻未死,並非二人同為通天境公孫季可以硬接一劍,而是沈傷遠故意留手。同樣,聽雪棧裏僅僅是歸真境的黑袍人受一劍未死亦是此理。
先前兩劍,對於沈傷遠影響不大。恨極而不殺,甚至有助於他破境。但當第三劍再次落於聽雪棧時,一股不詳的預感湧入楚餘真心頭。第三道劍氣裏帶著濃鬱的殺意!
能讓與心魔戰了七年的沈傷遠如此失智,楚餘真能想到的也就隻有一個人了。
“小鳳凰……出事了?”
楚餘真喃喃自語間,一道劍光飛馳而來,徑直刺入雪地之中,細細看去那竟是一把木劍,劍柄之上隱約間刻有辟地二字。
劍先至,人後到!
被激起的雪花尚未散去,一個身著滿是補丁道袍的中年男子出現在場間。
“穀餘聲見過小金蟬!”
中年男子躬身行李,默誦經文的小僧人隨之停下,俯首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