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立個規矩 討個說法(1 / 2)

夏日的雨不同於春雨那般淅淅瀝瀝,而通常是傾盆而下的暴雨,並且伴隨著令人心顫的雷聲。

“哢嚓”“哢嚓”的雷聲響徹在這荒山野嶺則更加的令人毛骨悚然,一般膽子比較小的人這時更是會聯想到山精鬼怪之說,比如此時的白凡。

此時白凡蜷縮在破廟的一角,手裏緊緊的握著那把剛剛烤過紅薯的長劍,他雙耳豎起仔細的聽著周圍的動靜,心裏有些忐忑不已。

白凡其實不怕鬼,否則也不敢一個人躲在這山中的破廟裏避雨,但人對於未知的事物都抱有一份敬畏之心,而鬼神之說恰好就是其中之一。

通常大人們在孩子小的時候,如果小孩子頑皮不聽話,那麼大人們就會說你如果不聽話就讓山上的妖精來把你帶走,而這種伎倆也往往出乎意料的有用。

對於還處在好奇心極重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來說,“妖精”對他們而言有著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恐懼,而這種恐懼其實根本上是來自於大人們的表現,似乎大人們都懼怕的東西就應該是很可怕的事物了。

可追根究底“妖精”到底是什麼,對於這點孩子們的心中其實是很懵懂的,如果你非要他去形容的話他可能會跟你說起故事裏常說的“狐狸精”之類的東西。

在那些故事裏,通常會說“狐狸精”擅長偽裝,它們會假扮成漂亮的女子,專門去勾引那些單身的青年壯漢,然後吸取他們的陽氣供自己修煉,以此來造成聽者們的恐懼。

當然,也有些故事裏這些所謂的“妖精”會使用妖法來幫助困難的人們,從而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好“妖精”。

可不管怎麼樣,也不論那些故事裏怎麼寫怎麼說,平常人也都沒見過“妖精”到底長什麼樣子,所有對於此類事物的認知都隻存在於聽說和臆想之中。

“師傅,那些東西到底長什麼樣?”

白凡忐忑中在心底這樣詢問司南天,可是卻沒有得到回應,似乎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在人前的時候司南天很少會出現,哪怕隻是在心底交流也是如此。

本來白凡的打算是在這廟裏好好睡上一覺,然後繼續上路去見識“江湖”上的風景。但老僧和小和尚的那些話卻是打開了白凡本就特別活躍的腦洞,在他看來“那些東西”所指的不是鬼怪就是山精了。

荒山,野嶺,破廟,然後一對兒和尚突然出現對你說“我要來和這山上的東西講講規矩”。

和誰?什麼東西?講什麼規矩?

這些似乎從和尚這個身份還有現下這種環境裏已經不言而喻,白凡這麼想著。

是的,在世人的認知中,和尚在某種意義上和山精鬼魅是劃等號的。

雷聲,雨聲,篝火聲,這些東西構成了廟裏看起來異常壓抑的氣氛,而通常在某些故事裏這樣的環境下一定會出現一些不可言喻的東西。

於是,白凡更加警惕起來,心中的恐懼,害怕,忐忑,不安,隨著時間的流逝全都變成了好奇,對於接下來或許會出現的東西他充滿了異樣的期待。

但是,他所期待的東西並沒有到來,廟裏還是原來的那副場景,沒有任何事情發生,好像根本就是他自己在嚇唬自己一樣。

“難道是那小和尚在騙我?還是他指的是別的東西?”白凡的心中這樣暗自想到。

此時他也是開始懷疑那小和尚話裏的真實性,畢竟這類事物有些太過於匪夷所思。

就這樣,隨著時間的逐漸流逝,白凡在心中忐忑,疑惑,懷疑等種種情緒的交織下竟然沉睡了過去。

……

時間緩緩過去,轉眼已是深夜。

“唳”

一聲突兀的厲嘯驀然在山間響起,激起陣陣連雨聲都壓製不住的回音,令人汗毛直立。

廟中,慧心小和尚從沉睡中直接醒來,他揉了揉還略帶迷茫的大眼睛,然後轉頭看向自己的師父。

老僧一直在安靜打坐,此時隨著那嘯聲的傳來他緩緩睜開了眼睛,看到正滿臉不安地望著他的慧心,他微微一笑,伸出手摸了摸小和尚的光頭。

“不用怕,師父在這。”

慧心聞言對著師父咧嘴一笑,示意師父不用擔心,可其眼中的不安和忐忑卻是越來越濃。

說來也奇怪,此時連那慧心小和尚都已經蘇醒,但白凡卻依舊還在沉睡,絲毫沒有醒來的跡象。

“師父,那東西真的會到這裏來嗎?”

慧心顯得有些局促不安,他爬到老僧的身邊,然後輕輕拉住老僧的衣袖,怯怯的問道。

老僧低頭看了看自己心愛的徒弟,然後又看向了門外,低聲道。

“他知道我在這裏,會來的。”

說到這裏老僧微微沉默,他不知道今日的結局會是如何,但就像當年自己的師父那樣,他把慧心帶來了。

無關對錯,從踏入那扇朱紅色的大門起,有些東西就該他們去承擔。

這是他的師父教給他的,所以今日他也要教給自己的徒弟,在這個世上,總要有人去為世人做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