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宣讀完對宮女的處罰,士兵把十九個女人趕上了囚車,由一隊兵馬押解,千裏迢迢趕往河北戍邊大營。
皇甫王後用計把當年知道小公主那件事的知情人都處理掉,使自己和小公主避免了被殺頭的命運。
曦月公主因為是冉氏家族的血統,骨子裏就是那種堅韌不拔,好戰多謀。
王後給她請了當時全國有名的名師,覺明氏和雲緋氏等一幹教書先生,教她琴棋書畫,舞文弄墨。學習《尚書》,《禮樂》,《詩經》,諸子百家的言論等古典文集。
但生性活潑的小曦月對這些都不曾感興趣,總是讓先生們末如之何,仰屋竊歎,宮女們也是圍著公主團團轉。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曦月也是越發的肆無忌憚,無理取鬧。侍奉她的宮女必須時刻保持警惕,稍不留神就會因公主受傷或失去蹤跡收到責罰。
在小公主成長的這幾年,古月國沒有發生大的戰爭,百姓沒有遇到災荒之年,安穩度日,再說西瓏國君耶律齊,依然不甘心失敗,在西瓏國推行新政,使西瓏兵力強盛,府庫充裕。
耶律齊親自出征大宛國,南掠蜀地,使西瓏國的疆域不斷擴大,時刻覬覦古月國的河西之地,兩年後又任命當年逃亡在外,然後再次歸附耶律齊的霍天罡為征北將軍,領精兵五萬企圖收複被雁山國控製的河套地區。
雁山國君韋瓚再次派特使來古月國搬救兵,蕭聖燾顧及和雁山國的和親關係,又考慮到唇亡齒寒的處境。命令夏侯頓遣將軍季雲帶甲三萬截住西瓏大軍的退路,從而解除了這次危機。
蕭曦月十二歲那年,遠嫁雁山國的姑姑馨樂長公主蕭聖訫回古月國拜祭祖陵,在王宮逗留三個月之久,臨走時送給蕭曦月一把寶劍。從此蕭曦月對武術和騎射頗感興趣。
國君蕭聖燾處理完政務,剛回到王後的寢宮,曦月便擁上來言道,“君父,您看,這是馨樂姑姑臨走時送給臣女的寶劍!君父以為如何?”
曦月說著已經把那把寶劍放在了國君蕭聖燾眼前,蕭聖燾接過那邊寶劍,輕輕的褪下劍鞘,隨著寶劍的劍身緩緩伸出,劍身光潔如玉,寒光閃閃,透露著一股靈氣。
蕭聖燾滿意的點了點頭,笑著言道,“確實是一把好劍!不錯!”然後把劍收回劍鞘。這時曦月言道,“君父,我想學習劍術如何?”
還沒等蕭聖燾開口,王後匆忙的走過來,收回寶劍,回頭對曦月言道,“你身為王宮內眷,又貴為公主,豈能在這舞刀弄劍,成何體統!”
曦月用期待的目光看著蕭聖燾,希望得到他的首肯。“是呀,你母後所言極是,這是萬萬行不通的,你還是跟著先生們好好做功課去吧。”
曦月看到她的君父和母後不為所動,說道,“先生們,教的功課我早已刻在了心中,可是那功課真的太枯燥乏味了!”
蕭國君聽到曦月這麼說,決定要考考她的成果,“真如你所言,那君父可要考考你啦!”
“君父,隨您怎樣出題!”蕭國君搬出聖賢的名篇佳作,讓曦月闡明要義。卻不料年僅十二歲的曦月對答如流,不僅讓蕭聖燾暗自驚歎她的天資聰穎。
皇甫王後在旁耐心傾聽著蕭聖燾父女兩個的談話,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突然曦月話風一轉。
“君父,您看先生們教的我都已經掌握,可否讓兒臣學習劍術!”曦月目光如炬,直直望著蕭聖燾,蕭聖燾心想,先生們教的東西確實滿足不了曦月的要求。
於是將剛才那把寶劍,立在了曦月的麵前,“這樣吧,若汐。如若你能揮的動這把寶劍,為父就答應讓你練劍!”
這時皇甫王後衝著蕭聖燾搖了搖頭,並不讚同蕭聖燾的做法,在她眼裏,作為一國公主,應該深居簡出,溫文爾雅,擁有高貴的氣質,怎能像江湖兒女一樣舞刀弄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