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仁兄不像是江南人!”俊美少年在大漢的身旁坐下。
“實不相瞞,我本荊州人,如今天下大亂,家鄉被盜賊肆略,無奈流落至此!”大漢歎了口氣說道。
“哦?”俊美少年讚同道,“是啊!如今諸侯四起,天下狼煙不斷!”
“唉~我身懷大誌,卻無處可去!”大漢感歎道。
“兄長何不找找金陵新上任的郡守試試?”俊美少年說道,“如今老郡守隕落沙場,廬江軍步步緊逼,新郡守正需要有能之士輔佐,兄長若胸懷謀略,何不一試?”
“多謝小兄弟指點!不知尊姓大名!”大漢茅塞頓開,對著俊美少年欣喜道。
“在下廬江人士,周瑜,字公瑾!”周瑜對著大漢緩緩說道。
“在下伍員,字子胥,如今公瑾兄弟為我解惑,將來我若功成名就,必報之!”伍子胥站起身來對周瑜報拳示禮。
“哈哈!說不得我還會與伍大哥在一個帳下聽命呢!”周瑜哈哈一笑。
“哦?公瑾莫不是也要投入金陵郡守帳下?”伍子胥驚訝道。
“沒錯!我昨天觀群星,有帝星在東南方閃耀,所以瑜來試試運氣!”周瑜儒雅一笑。
“那遍一同前往!”伍子胥豪爽的笑了句,對周瑜說道。
殘暴的陽光普灑在這遍眼都是的綠瓦紅牆之間,那突兀橫出的飛簷,那高高飄蕩的商鋪招牌旗號,那粼粼而來的車馬,那川流不息的行人,那一張張淡泊愜意的笑容,無一不反襯出金陵如今的安寧。
太守府內,趙言風坐在案首,看著桌幾上的奏折,腦袋疼。
“現在主要的問題是把廬江軍消滅啊!老給我遞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幹嘛!”趙言風不耐煩的說。
如今廬江軍三萬正朝濡須港進發,已經派人大肆收集漁船,準備渡江而來。
而金陵郡這邊,原本兩萬大軍前去攻伐,主將折命,攻擊不過半月,兵力直接對半砍了一刀。
金陵郡內的幾座縣城不過縣兵數百人,隻有金陵城內還有三千守軍拱衛老家。
“主公!外麵有為叫周瑜的和伍子胥的求見!”一名士兵走了進來,對趙言風行禮。
“快請!”趙言風聽聞,眼睛一亮,連忙說。
“參見郡守!”周瑜和伍子胥一同走進,對趙言風行禮。
“二為請起!”趙言風快步走下,虛扶兩人。
“聽聞郡守大人有雄心大誌,我二人特來投奔郡守!”周瑜開口說道。
“善!若真如此,兩位有何計策教我?”趙言風看著周瑜說。
“廬江郡守陸堪揮師急進,待敵軍渡江而下,我軍可半渡而急,隻需一員上將,便可緩燃眉之急!”周瑜緩緩說道。
“若我還要揮師北進呢?”趙言風又問。
“郡守若要揮師北進,隻需要依長江天險,將廬江軍全殲,廬江便觸手可及!”周瑜輕笑道。
“善!如此我便拜瑜為軍師,伍子胥為偏將軍!”趙言風看著兩人說,“如今兵貴神速,我等立刻前往虎林主持大局!”
“喏!”周瑜和伍子胥對視一眼,朝趙言風回應。
話不多說,趙言風馬上領著周瑜伍子胥兩人帶上兩千郡兵前往虎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