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桀桀……”
“各位讀者,準備好了嗎?”
“怪談老頭兒即將帶領大家走入怪談故事的世界!”
“第一部故事,講述的是盜墓賊身上發生的事兒,可是很有意思的喲!桀桀!”
“請大家千萬不要害怕喲,怪談老頭兒講的故事都是假的!”
“捂好心髒,開始了……”
蓉城,四環外郊區的一處別墅中,一名肌膚如玉,麵色紅潤的的老頭兒正躺在搖椅上,手握紫砂壺,吮吸著茶葉汁水所帶來的清香,除了手上厚厚的老繭,花白的頭發,渾濁的雙眼,幾乎看不出歲月的痕跡。
傍晚的餘暉很是絢麗,老人呆滯的盯著遠處金色的陽光,腦海中泛起絲絲曾經的記憶。
“寸兒,咱哥幾個能活下來不?”
“別特麼瞎,咱們都能活下來!”
險峻的道路,崎嶇的山澗,驚悚無比的墓室,仿佛那一幕幕近在眼前。
“爺爺!”
“爺爺!”
突然!
正在回憶中的方寸,耳邊響起了兩聲呼喚,打斷了他記憶中那一幅幅驚險萬分的畫卷。
“喲!乖孫子、乖孫女!怎麼沒跟你奶奶玩兒?”方寸眯著眼,滿臉慈祥的望著身前出現的一男一女孩童。
“爺爺!給我講講故事嘛!好不好!”
“爺爺!爺爺!我也要聽!”
“哈哈!爺爺講的故事可嚇人、可嚇人了!你們敢聽麼?”開懷一笑,老人臉上故作驚悚的嚇兩孩子,想以此打發他們,續上先前自己腦海深處的回憶。
“切!我才不怕呢!”
“我也是!爺爺放心講,我會保護妹妹的!”
男孩聳聳肩,一幅男子漢的樣子盯著老人,從有記憶以來,他們便很喜歡聽方寸講一些驚悚的探險故事。
“好!那爺爺今講的故事有點長,這故事還得從爺爺的父親那輩兒起……”
……
盜墓,從古時候的“春秋時期”開始盛行,可謂是從古至今從未斷絕,但曆史上為盜墓賊封官的可謂是少之又少,能記錄在案的更是不易,畢竟盜墓乃是損陰德之事。
曆史上有過記錄的盜墓官職有三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淘沙都尉,乃是“東漢朝末年”,“老曹家”為彌補軍餉的不足,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餉。
直到“司馬家”篡了老曹家的位,創立“西晉朝”,從“老曹家”起兵流傳了七十多年的官職,最終被“西晉朝”廢掉,永不啟用,傳中流傳最廣的乃是“西晉朝”皇帝老兒認為,“老曹家”建立的王朝滅亡的最大原因便是開創盜墓官職,陰德損耗至極,所以“老曹家”最終僅支撐了五十多年便滅國。
實際上,這段膾炙人口的傳是真的,不過眾人所不知道的是,發丘、摸金、淘沙三官職後人被“西晉朝”皇帝轉入暗中操作,這也就是為何“西晉朝”的開國皇帝一個兒子是傻子,一個兒子是窩囊廢,“西晉朝”很快便滅亡,後來“東晉朝”建立,吸取教訓後,終於再無皇權敢將盜墓手藝人握在手中,他們都怕再度發生“西晉朝”那樣的事。
其後演變中,盜墓賊也知道自己所做之事乃是損陰德、斷子孫之事,便將發丘、摸金、淘沙三家流派,取名三公!
乃是因為三公,古代朝堂精華之正氣也,以陽名壓墓穴中的陰氣,借此震住各盜墓家族氣運!
而後到了“明清”時期,盜墓發展至了高潮,在三公地位之下,又衍生出亮墓九卿家族,每一公統禦三卿,而每一卿幾乎都有一些絕活的存在。
故而盜墓行當裏有法:
王方樗三公親,統下盜九卿。
此句的便是發丘王姓、摸金樗(chu,一聲)姓、淘沙方姓三公家族的親密關係,並統禦整個九卿家族的盜墓賊,不過時至今日,發丘、摸金統統已不見其影,三公家族僅剩淘沙方家仍在活躍,而九卿家族也僅剩下五家,其餘四家都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鄭
如今,淘沙都尉四個字已成為曆史,活躍在盜墓行當裏麵的人,都被稱作為‘淘沙匠’,而蓉城方家乃是正統,除方家外任何人是做淘沙行當的,行內人知道,是幹盜墓賊這一行的,但若是方家發聲,那代表的意義完全不一樣了。
在方寸出生的那一年,盜墓三公僅存碩果的淘沙匠方家廣發‘缺角柬’,邀了九卿中僅剩的五家前往蓉城議事。
缺角柬,請柬中的一種,長方形的紙張,將四個角去掉便可稱其為缺角柬。
它是盜墓賊專用的一種請柬,行內人一眼就懂,用意乃是告知同行,我處有活兒,孤木不成林,廣邀眾人一同升棺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