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8年12月14號,我的母親袁蘭去世了。

她是在一個寒冷的晚上離開的,早上被養老院的護士發現已經停止呼吸了。

在她去世的前三,我去看過她。她今年的冬比往常的冷了許多,不知道能不能熬過這個冬。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她這樣了。年輕的時候坐月子沒坐好,落下了病根,每到寒冷潮濕她總是格外難熬。

可是固執的她就是不想去醫院,她,她待在醫院大半輩子了,剩下的時間,她不想繼續在醫院待著了,消毒水的氣味真的讓人很壓抑。

上了八十歲之後,母親的總愛給我講她年輕時候的事情。

她中考時沒考好,考上了一所不怎麼樣的高鄭她基礎沒打好,學校裏的教學質量也差。結果可想而知,她考上了一所三流大學。

家裏人安排她去讀了衛校,當一名護士,總比在三流大學渾渾噩噩的荒廢時間來的好。母親什麼都沒,因為她的意見在這些大人眼裏根本無關緊要,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為你好’。

母親畢業之後在本市的一家規模一般的醫院上班,家裏的親戚開始談論起她的婚事,母親每次都是能拖則拖。

直到母親上了28歲還沒談戀愛時,她再也拖不下去了。她害怕過年,害怕親戚的突然到訪,害怕家裏的每一個電話。最終,她接受了親戚介紹的相親。

相了幾個都是不了了之,大家開始勸母親要求別那麼高,差不多就可以了。

後來相親到了我爸,他比我媽大兩歲,是本地人,公司管理層。對方家長都挺滿意的,兩人開始交往,然後半年後在家長的催促下結婚了。

母親,當時結婚的細節她已經記不清了,隻記得那兩個人都累的直接睡下了。

婚後生活兩個人熟悉又陌生的生活著,相敬如賓的像合租關係。

過了沒半年,對方家長都開始勸母親趁著還沒到三十,趕緊要一個孩子。過了三十歲,女人生孩子猶如過鬼門關。

朋友圈刷下來,全是秀娃狂魔,身邊的朋友也勸母親該生孩子了。

幾個月後,母親去醫院確診已懷裕大家都很開心,隻有母親看著確診單迷茫著。

母親,因為肚子一大起來,她隻能放棄競爭了幾個月的護士長職位,申請休產假。

至從懷孕之後,母親的心情開始變得脆弱悲觀。父親當時處於職業的上升期,每加班到淩晨才回家。帶著一身的酒味和煙味疲憊的躺上床睡覺,沒發現身邊懷孕的妻子哭濕了枕頭。

生產那比預產期早了幾,大家都手忙腳亂的送母親去醫院。在分娩的過程中,母親一直祈禱著希望是個男孩,因為生孩子實在是太疼了,她不希望她的女兒也體會這種痛。

可能是老爺終於睡醒了吧,聽見了母親的禱告,成全了她。

醫生告訴他們母子平安,父親和奶奶趕忙去看了孩子。因為太過突然沒來得及通知外公外婆他們,以至於母親出來之後,沒有一人陪在床前。這件事情,成了他們吵架必備的話題。

生完孩子之後,坐月子的母親,每麵對數不清的奶粉和換不完的尿不濕,脾氣開始變得暴躁起來。她開始跟父親發生爭吵,開始反駁奶奶那些所謂的傳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