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一旁,長孫皇後忽然開口,“臣妾倒有一計,可以對秦九嶺略施懲戒。”
“哦?”
李二驚喜,“觀音婢有何良策,快快來!”
“陛下,秦九嶺前日在長安大肆招人,不知結果如何?”
“哼,那子風頭出盡,據應召的人已經擠滿了李家村的山頭。”
李二不滿道,“觀音婢,朕可是聽了你的建議,今日才對秦九嶺大加奉賞,隻怕召命一出,會有更多的人前往李家村。”
若之前李二還對長孫皇後的辦法頗為得意,現在遇上豆油的事,心裏隻恨沒有趁機加罪秦九嶺。
也沒別的,就是不想看秦九嶺嘚瑟。
長孫皇後隻是輕笑:“那陛下,秦九嶺可在布告上要召多少人?”
“這倒是沒櫻”
李二看過那份布告,上麵隻了招才納賢,卻沒要召多少人。
“這就簡單了。”
長孫皇後笑道,“陛下若真不滿秦九嶺,可下一道旨意,幫助秦九嶺招人。”
“嗯?”
李二一愣,“觀音婢這是何意?那子如今意氣風發,在長安出盡風頭,都快被百姓奉為神明。
你還要朕幫他下旨招人?
這豈不更加助長了那嗇囂張氣焰!”
長孫皇後不慌不忙,徐徐道:“陛下,臣妾聽聞,這次蝗災,遭災最嚴重的的地方是山西一地。
雖然秦九嶺獻策,及時製止,但山西一地的糧食產出仍然不為樂觀。
如今,無忌已經答應了朝廷會給秦九嶺找一處地種植大豆,陛下何不就此擬旨,將山西遭災最嚴重的幾地劃給秦九嶺。
如此,秦九嶺想種植大豆製作豆油和朝廷合作,必將重整田地,耗資巨大。
一來,可以讓陛下出一口惡氣。
二來,也能給當地百姓減輕負擔。”
“妙計,妙極啊!”
李二聞言臉色一喜,卻仍疑惑,“可這跟朕降旨幫他招人有什麼關係?”
長孫皇後輕笑:“秦九嶺若在山西種植豆油,必會在山西招人,陛下傳旨,就按秦九嶺布告上寫的,張貼在山西各地。
先給秦九嶺招個一萬人。
按布告上寫的,每月一貫錢,既能讓秦九嶺將從豆油中得來的錢財廣散,又能用之於民,解決當地的民生,彌補受災損失,一舉兩得。
至於他用不用得了一萬人……
有陛下旨意,他若裁人,便是抗旨。”
“原來如此!”
李二恍然大悟,興奮地連連拍手。
“高,就依此計,讓秦子的發財大夢徹底幻滅!
輔機,這事你去辦!
給朕警告秦九嶺,要是他敢趁機抬高油價,就別怪朕抓住他的辮子,公事公辦!”
“這……”
長孫無忌牙疼,沒想到他姐姐這麼狠。
遲疑道,“陛下,隻怕這樣一來,秦九嶺前期沒有足夠資金,周轉不開啊!”
“沒錢朕借他!告訴戶部,隻要秦九嶺去借錢,按照市場利息,盡管借給他!
朕不怕他借,就是要讓他欠著朕的,看看他以後還敢不敢在朕麵前放肆!”
“是……”
長孫無忌徹底歎服。
暗道,果然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
陛下這招,不比她姐姐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