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的就是這句話!
秦九嶺也不廢話,拿出另一張圖紙,湊近胡經之:“既如此,就多謝胡掌令了,這就是我需要的東西,此物名為炒鍋,還有這個,叫漏勺……”
……
大興宮,太極殿。
坐在龍座上的李二目光微垂,旁邊有內侍監總管何洛在宣讀聖旨。
“奉承運,皇帝詔曰,曆城縣平民秦九嶺,獻策治理蝗災有功,賞封地藍田二百畝,賜爵位正五品藍田縣模
又協助軍器監督造馬蹄鐵,再建奇功,封正六品上尚食局司膳,賜錢一萬貫。
另,朕近聞秦九嶺心係下,在長安大肆招工,待遇優厚,實為黎民百姓謀福利,再賜其八十裏李家村土地賞賜,並奴仆百人嘉獎!”
何洛話落,百官震動。
無他,今日有不少大臣聞知消息,正準備就秦九嶺在長安招工的事參上一本,陛下卻先發製人,搞這嘉獎是怎麼回事?
這還怎麼參?
再參,豈不是李二的嘉獎是錯的?
可不參,心裏這口氣如何忍得下?
當即就有幾名朝臣出列,準備進言。
不料,位列百官之首的尚書左仆蕭瑀,竟先一步出列了。
“陛下聖明!”
蕭瑀話不多,但四個字足以表明態度。
但能讓蕭瑀這般心高氣傲的人附議讚同,已是驚呆了眾饒下巴。
蕭瑀能被拜為尚書左仆,地位可不一般。
他本是後梁皇子,祖父、父親都是後梁皇帝,後來隋朝一統,為了穩固人心,娶了蕭瑀的姐姐。
是為隋朝國舅。
這是從和隋煬帝一起長大的人。
要不是屢次勸諫隋煬帝,被貶官貶得狠了,對隋朝朝廷失望,也不會歸順李唐。
而隨著蕭瑀,前隋官員陸續來投奔。
在當年高祖李淵攻下洛陽之後,更是收納了一批隋朝官員,至今留用。
可以,現如今的朝堂,前隋官員,皆以蕭瑀為首。
蕭瑀表態,直接堵得過半大臣都開不了口。
正驚疑間,尚書右仆長孫無忌也出列了。
“陛下聖明!”
同樣的四個字,同樣的態度。
而百官這時,內心已經無法用震撼來形容。
長孫無忌和陛下之間有多親近,自不用。
前朝的國舅,當朝陛下的舅子接連發話,百官甚至已經開始懷疑,這秦九嶺在長安招工,莫不就是陛下的意思?
而這,正是李二想要的結果。
殿下,秦瓊也愣住了。
他忽然明白了秦九嶺為何那般不以為意。
陛下壓根沒發怒,還這般獎賞,這簡直……
秦瓊心裏都在驚疑是不是秦九嶺早就知道了消息。
和百官一樣,都覺得這是李二授意秦九嶺這麼做的。
可秦瓊有些不明白,秦九嶺一直和他在一起,李二是什麼時候跟秦九嶺商量好的?
但不管怎麼,對李二的聖旨,朝堂中,再無一人反對。
縱然心有不滿,也都在暗中觀望,不敢輕易進言了。